第十章:声名初显(下)02(第1页)

王师傅笑道:“后院乃是晾晒的丝线,生丝脱胶需浸在在草木灰水中,日晒夜露七个昼夜,直至把丝纤上的丝胶和其他杂质除去才行,然后晾干方能使用。”

几人走至后院,只见满院都支着竹竿,挂满着洁白如银的丝线,给人极强的视觉冲击,此时阳光虽然不甚强烈,但这丝线在光照中却很是耀眼,似乎这整个院落都比别处亮了许多。

几人纷纷赞叹眼前这幅景象,杜甫看了这半日,深有感触,赋得《白丝行》一首:

缲丝须长不须白,越罗蜀锦金栗尺。

牙床玉手乱殷红,万草千花动凝碧。

已悲素质随时染,裂下鸣机色相射。

美人细意熨贴平,裁缝灭尽针线迹。

春天衣着为君舞,蛱蝶飞来黄鹏语。

落絮游丝亦有情,随风照日宜轻举。

香汗清尘污颜色,开新合故置何许!

君不见才士汲引难,恐惧弃捐忍羁旅!

此诗之意,是说素丝喧染之初,便是沾污之时,尽管会染上“万草千花动凝碧”之色,但它洁白的本质已不复存在。待到“春天衣着为君舞”时,虽尊荣至极,却是被抛弃的开始。杜甫其实是感慨自己:若保持天生的素质,便没有人理睬;若想要有所作为,又保不住天生的素质,而且最后还难免落个被弃置的下场,这倒是他这些年来自身的写照了。

众人听得,不免都安慰杜甫几句,杜甫苦笑道:“只是一时感触而已,吾之境况已远胜从前,如今忆起往昔,恍然如梦兮。”

李复却说道:“子美兄此诗虽好,却少了拼搏之意。比如你我身着这衣装,即便是染上灰尘,却也应漂洗干净,好保持这服饰本色,万不可矛盾重重,放任自流的。”

杜甫边听边点头,又下意识垂首看自己的衣装,恰看见不少墨点,却是前一阵夜晚跟随李复撰书时不小心沾染上的,不由笑道:“胜之可是说我这衣衫该洗了么?”

几人闻声望去,都看到了那些墨迹,便都笑起来,元结忍不住道:“这墨迹却是甚难洗去,子美兄恐怕是要费费力气才行的。”这句话却大有双关之意。

李复心中一动,此时这清洗之物当然没有后世的肥皂洗衣粉,而是多用皂荚,市集之中便有专卖皂荚的店铺,虽说洗涤丝毛等衣物要比肥皂还好,又能保持颜色鲜艳,只是量却不大,且受时节影响。当然还有用猪胰腺研磨成粉末,再用豆粉、香料等混合制成的澡豆,但猪胰腺较难取得,其价也较高,所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