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章:今冬无雪(中)01(第1页)

见众人点头同意,高适继续道:“杨国忠此人本来就为人轻浮狂躁,毫无尊严,他凭着能说会道,最能强词夺理。我听说,杨国忠为相后,将朝廷之事当作自己的家事一般,处理裁决机要大事,毫不考虑,过于武断。在朝廷之上,动辄挽袖扼腕,高谈阔论,对公卿以下,颐指气使,呼来喝去,人人为之慑服。台省若有才干美名之人,只要不听从与他,便立遭贬逐,而与之有交者,多受重用。他一当上宰相,便升司勋员外郎崔圆为剑南留后,并征魏郡太守吉温为御史中丞,充京畿、关内采访等使。观之言行,竟远不如李林甫,皇上重用此人为相,朝政危矣。”

杜甫也道:“是啊,先前胜之说杨国忠会取代李林甫为相,而且此人只顾自己,绝不为大唐着想,这天下隐患终将溃之,想不到如今竟一一说中,只不知这灾难何日会起而已。”

李复听得高适所言,吉温从魏郡调回京师,忽然想起史书上一段记载,连杜甫说了什么都没有听清。

他记起史书上说这吉温从魏郡离任之时,前往范阳向安禄山辞行,走时安禄山命其子范阳节度副使、鸿胪卿同正兼广阳大守安庆绪送至边境,安禄山还亲自为他牵着马,送出驿站老远。

这吉温为户部郎中时,见安禄山深受宠爱,便前往归附,与安禄山结拜为兄弟。他对安禄山说李林甫虽然与其来往甚多,很是熟络,但绝不会推举其为相,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例子,他为李林甫办再多的事,也难以得到升迁。所以若安禄山向皇上推荐他,使他得到重用,那他们便联合起来排挤李林甫,如果成功,那安禄山就能坐上宰相之位。

安禄山非常高兴,于是在皇上耳边多次举荐他,说他很有才干,李隆基竟然忘记了自己以前对吉温“是一个恶棍,朕不用之”的评语,等安禄山兼河东节度使时,便升任吉温为节度副使、知留后,所以吉温对安禄山一直很感激。

此次吉温升官,临走时竟得安禄山如此亲送,更是激动的愿效犬马之劳,因此等他回到长安,朝廷的一举一动,全部派专差告知安禄山,信使快马不停,在路上只用两个夜晚便到达安禄山处,所以安禄山对朝中一切都掌控的一清二楚。

当时李复看这一段历史之时,便深为信使之快动容。要知道幽州到长安,直线距离也长达九百公里,后世的铁路则距离一千三百五十公里,若是计算那时的实际路程,算上山路,恐怕要三千里左右!而信使只用两个夜晚便能够到达,那最多就是三天两夜的时间,也就是说,信使以时速五十里的快马,在路上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