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章:天下谁人不识君(中)01(第1页)

有了皇上的御笔亲题书名,也就等于有了皇上的直接支持,李复这才安排将各书全部印制上市。

《算学》一书中增加了珠算等内容,而《物理》与《化学》二书合并,毕竟《化学》一书的内容并不多,改名为《格物》;《论史通》一书底稿得到了刘贶的大力赞扬,并亲自为其写了序;《逻辑科学》亦改名为《条理学》,与《生物》、《天文》二书一并开始上市。

天子题名,翰林著书,有了这般名声,这次新书的火爆程度远远超越以往。不论是官宦学士,还是市井商人,都为之追捧相购,甚至于有不识字的人买来请别人念给自己听的传闻。由于印坊第一次使用了彩色套印的技术,金黄的封面,朱红色的御笔题名,给人一种极强的视觉冲击,就连皇上见到新版的书样,也不禁为之赞叹,反过来再次促进了新书的销售。

新书的出版上市引起的轩然大波,也比之前大得多,若说以前的《算学》、《几何》等书是纯学术的,人们能够理解的话,这次的《生物》和《天文》就过于超前了。很多前所未闻的新奇说法令众人惊异不已,自然有老学究说这是胡言乱语,是对先圣之言的侮辱,但更多的人,却从中找出了与现实能够对照的蛛丝马迹,并趋向于接受新的说法,在他们再读了《论史通》后,则开始对那些老学究的言语进行反击。不过平心而论,有了皇上的支持,反对的声音小了许多,也许这和李复新的地位有关。

相对来说,《条理学》所引起的风波较小,但却有不少有识之士看出来这本书无以伦比的高度,和将来所将要起到的庞大作用。而引起最快速最广泛的变化,则是珠算的全面普及,郑绍专门调集组织了大批木匠,夜以继日的制作算盘进行销售,但总是供不应求,毕竟需要这样快速计算工具的人实在太多。

李复的名字比以往任何时候被人提起的次数都更多得多,只不过这次后面还加了一个学士的头衔,为和数年前无人不知的李太白李学士相区分,人们自然而然的给了李复一个“小李学士”的称呼,这个称呼是如此的亲切,以至于众多购得便宜农具和肥皂的老百姓,天天在嘴边念叨着他的好处。

名声四起带来的一个结果,就是每天都有上门提亲的人。也是,李复已年届三十,还是孤身一人,文才这般出众,如今已是翰林,天子面前的红人,日后前程更是似锦,又有这么多生意,财产自是不菲,摆明了就是一个难得的钻石王老五,怎不让诸多家中有女待嫁之人动心。

李复对此头痛不已,一律请张彖出面应付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