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复等三人去了另一处偏房,刚一进门,一股酒香就扑鼻而来。只见屋内*墙新砌了一溜烟囱,前面是炉台,台上摆了一溜陶缸,上下两层,下为釜,直接加热,上为甑,甑内装酒,再上是天锅,里面放冷水,天锅底部正下方,也就是甑内正中,放着一把长木勺,柄被挖成一槽,柄头朝下,指向下面的坛子。酒水被加热后,变为蒸汽上升,遇天锅冷凝成水,顺着天锅的底滴落至木勺中,再沿着勺柄流下,最后落入收集酒液的坛中。
元结忽然想起一事,道:“胜之,因为时间仓促,这天锅等物都是临时拼凑的,不甚合用,刚才我和彭弟回来的路上,找了几家陶坊,请他们专门烧制穹顶的天锅,几天后便可取来用上,收酒液就要比现在方便的多。”
李复笑道:“还是次山想的周全,不过别忘了在天锅下面留一个出水的地方,用的时候可以随时将锅内已热的水排出,换成冷水,这样酒汽凝结的速度便会快些。还有,此时权且用陶制器具,将来改良冶炼之时,可顺便做成铜铁器具,受热可能会更好些。”
元结点头道:“出水流口我已想到,已向陶坊之人说明,不过用铜铁器物代替这些陶器,倒是还未想到。”
二人正说话间,李彭则是在和两位请来的酿酒师傅交谈,说了一阵,过来道:“二位兄长,适才我问了那两位师傅,他们说这几日连续试着蒸酒,已有了不少心得。比如蒸酒之时,酒液上面会有不少泡沫,若沫细而多,层层堆起者,酒味最好,若沫粗而少者酒味就差。还有最初出来的酒味最醇,越往后则越次,最后者已不能喝了。”
“酒花?”李彭这么一说,李复才想起酒花来,以前看过这方面的东西,对酿酒、蒸馏等都有所了解,但毕竟自己不是干这个的,天长日久,就有许多东西忘掉了,此时听得别人再提起,便又想起来。
酒花是古人衡量酒度酒质的标准,通过看酒花就可大致确定烧酒的质量,从而决定馏出酒水的舍取,也就是分段取酒的依据。在商业上则用酒花的性状来决定酒的价钱,古代还没有酒精度的概念,所以酒花就成为看是否好酒的关键。
李复不由有些感叹,仅仅数天功夫,这时代的人便能摸索出这么多东西,看来只要有基础,古人实是无所不能的。
两位师傅捧了一壶酒过来,说道:“这是今日起酒花最好的一坛酒,又是最先蒸出的,请几位东家尝尝看味道如何?”
这两位师傅是李憕管家李昭明请来,都酿了一辈子的酒,经验丰富,平日是众人请教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