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卖酒(下)(第1页)

蒸酒卖,顾名思义,就是将低度酒进行蒸馏,从而得出度数更高的酒来。

众所周知,在古代,大家喝的酒度数很低,而且多半都是劣质的米酒,十分混浊。所以范仲淹的一首词中才会有“浊酒一杯家万里”的诗句。而通过蒸馏的方式,就能将这些米酒提纯,从而得到更清醇,度数更高的酒来。而这种蒸馏的方式,要到了南宋时期才会出现。所以,现在我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大捞一笔。

利用身为皇帝的权力,我将我所能想到的所有蒸馏需要的工具都找了来。对蒸馏的原理我还算比较了解,但是要说到具体的蒸镏器具,那就所知不多了,唯一的办法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慢慢试验了。

对于我废寝忘食沉迷于蒸镏试验的举动,田令孜把这当成我的一种新爱好,恨不得我再加百十倍的沉迷,如何会去阻止?他不阻止,别人就更加不敢阻止了。至于聂隐娘等人,早就习惯了对我百倍信任,虽然不明白我在干什么,却也尽全力帮助我。

蒸镏器具应该如何制作,现代的那些工具倒也不是没见过。不过那些工具都是现代科技产品,在这个古代的唐朝,肯定是造不出来的,就算造出来,可能也需要花费大量的钱财。有那么多钱财我还*蒸酒赚钱干嘛?所以依样画葫芦是肯定不行的。

幸运的是,一则我来自后世,高中化学倒也学过蒸馏,虽然不能直接用在古代的土蒸馏器上,却也可以根据其原理,重新设计一番。第二,则是我是一个皇帝,要什么东西都有。我说要找人查古书寻找古代是否有蒸镏器具的资料,那就马上有大把的人帮我查,而且一个个都最少是翰林学士的级别。我说要找人来做东西,将作监也就马上把他们所属最好的工匠,包括木匠、铁匠、竹匠、金银匠,当然也不能少了酿酒匠等等找来听我驱使。

来到我在皇城中专门设置进行试验的匠室,我开始了今天的工作。

现在蒸馏的器具已经初具雏形了。

最开始,我采用了竹子作为蒸馏的器具。但是竹子不耐高温,气密性也不好,容易破,所以后来改用铜。但铜也有同样的不耐高温的毛病,而且降温太快,蒸馏出来的酒度数不高。后来改用铁,度数倒是够了,但是酒味不佳,有一股酸味。而采用金银也有同样的不耐高温的毛病。

最后,我跟所有的匠人商量,是否应该采用铁。虽然味道不好,但毕竟有那个度数,先解决度数的问题,再来解决味道的问题。其中一个酿酒匠力主不可。他说酒味不佳,很可能是接触到了铁的原因。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