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练兵终南(下)(第1页)

◎◎◎

乾符元年四月,收服了来鹄之后,我开始将一些我不方便做的事情交了给他,自己准备全力以赴奠定势力的基石。

其中,寻贤觅才,是我交给来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这个任务虽然由来鹄负责,但是,我也派出了一些人手相助行事。

这个时候的大唐并不是没有人才,但是这些人才却都不得任用,朝堂之上,绝大多数都是无能之辈。

人才这东西,你不去拿,别人就要拿走了。

正是因为这些人才在大唐朝廷中没有用武之地,所以他们才会在心灰意冷之下投*各大藩镇,甚至投奔即将起兵造反的黄巢军。历史上晚唐著名的诗人皮日休就是这样的例子。甚至,就连黄巢本人,也是一个落第举子。如果大唐人才选拔机制不出问题的话,他本来很可能成为大唐的一个能臣,而不是成为埋葬大唐江山的掘墓人。

对于我这个来自后世的人来说,大唐有些什么人才,还是了解一二的。我给来鹄和派出的那些人手的命令,除了寻觅那些历史上无名无姓的人才,还有就是上门寻访那些我了解的曾经名留青史的人才了。

比较有名的基本上有这么几位:

罗隐,生于833年,在今年(乾符元年,也就是公元874年)正好41岁,原名横,字昭谏,自号江东生,十试不中后有退隐之心,乃更名为隐。后来他投奔后来成为吴越王的杭州刺史钱镠,颇受礼遇。有诗才,有政治才能,关心民间疾苦。在军事上也很有才干,钱镠常常为此咨询他。**在阅读记载其事迹的《通鉴记事本未》后批说:“昭谏亦有军谋”。能得一代伟人、军事天才**称赞,可见他很不简单了。不过罗隐的为人在一般人眼中看来是十分狂妄的,写起文章来也是讽刺性极强,毫不留情地撕下伪善者的面具。这样的人,没点气度的人是不敢用的。在887年的时候,罗隐再度落第,这才死心投奔钱镠。此时他应该还在长安。

韦庄生于836年,此时38岁,字端己,长安杜陵人。曾任校书郎、左补阙等职。后入蜀,为王建掌书记。王氏建立前蜀,他做过宰相。终于蜀。他的诗词都很著名,诗极富画意,词尤工。与温庭筠同为“花间”重要词人,有《浣花集》。他能够在前蜀做到宰相,为政也是有一套的。此时也应该还在长安。

陆龟蒙,生年不详,约唐中和元年(公元881年)卒,字鲁望,自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吴县)人。举进士不第,一度曾做过湖州、苏州刺史的幕僚,以后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