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离别三年后,和珅终于又回到了这里。()和当年悄然出洋不同,当和珅带着辜鸿铭下船时,顿时被码头上来迎接他的人数之多,差一点儿给吓了一跳。
这些人里不仅有他出使的英、法、美三国在上海的公使和在上海的胡光墉、乔阿富等人,还有一大群当地的官员,在这群官员里,和珅甚至瞧见了一位老相识——王有龄。
“密斯脱于!我的老朋友!”顾盛仗着与和珅私教甚厚,第一个来到了他的面前。
“公使先生,几年没见,您还是那么容光焕发,看来上海的水、米让你生活得不错呀!”和珅笑呵呵地向他打着招呼,同时一语双关地打趣了他一下。
“当然!当然!”顾盛在中国也有些年头了,那里还会听不出和珅的弦外之音?乐呵呵地点着脑袋。
辜鸿铭是第一次来中国,对眼前的一切都觉得异常新奇,特别是眼前那些黑压压一片,个个穿着官服的官员们,更让他觉得既好奇又有趣,忍不住带着笑偷偷地打量着那些人。
不过,在他打量别人的同时,别人也在打量着他。一个黑头发,虽然黑眼珠里带着一丝蓝色的少年,在洋人的眼里却依旧是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而在那些中国人眼里,穿着西洋服装,没有辫子却留着短发的他,又是一个引人瞩目的另类。
“密斯脱于,这位是?”顾盛转着眼珠好奇地看了辜鸿铭一眼,悄悄地问道。
“我的朋友,辜鸿铭……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硕士,普鲁士莱比锡大学的博士,卡莱尔先生的得意弟子……。”和珅故意抬高了点声音,指着身边的辜鸿铭说道。
一瞬间,顾盛脸上表情都快僵直了,不可思议的看着年轻的辜鸿铭,嘴巴张得简直能塞进一个苹果。作为美国的外交官,他哪里会不懂得爱丁堡大学与莱比锡大学的份量,更别说那位被西方称为大师,《法国大革命》的作者卡莱尔先生了。好半天,他才从惊愕中清醒过来,带着有些忐忑不安的表情主动向辜鸿铭问候,而辜鸿铭却只淡淡地一笑,似乎根本就没把他这个美国公使看在眼里,只轻轻地和他握了握手。
和顾盛的对答,周围其它国家的外交官都听得一清二楚。在中国呆久了,这些洋人都有着一副趾高气扬的嘴脸,就算面对和珅也是官面的礼仪多于尊敬。但他们听到辜鸿铭的来历时,同样也表现出震惊的样子,紧接着一个个全收敛起了原本高傲的模样,争先恐后地向辜鸿铭问候。
辜鸿铭忍着笑与他们打了下招呼,脸上却挂着比他们刚前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