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龙生九子性各异(上)(第1页)

“老师,默深先生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确是治国良策,想我大清如能学得洋人之术,再用儒道来辅助,区区洋人又怎在话下呢?” 奕訢手拿着前几天和珅让他读的《海国图志》,站在那里侃侃而谈。()

“六阿哥说的极是,但‘师夷长技以制夷’虽好,并不是容易做到的,想林公当年如此大才,最终也是功亏一篑。如今国事艰难,前途坎坷,一切还得慢慢来啊!”

“哼!林公的《四国志》中早就写明天下如何之大,但朝中那些鼠目寸光的臣子根本就看不到天下的变化,他们只懂得墨守成规,不懂变革,非但如此,还处处扯皇阿玛和林公的后腿,上下如此离心,国家哪里有不败的道理?” 奕訢高昂着头,用清脆的童音继续说道:“依我看来,大清再如此下去,非有灭国之祸不可!变法革新,实为当务之急!而且现在门户已开,再自守闭关也是无用,还不如索性放开,大力吸收洋人之学,以荡那些朝野旧暮之气……。”

“六阿哥请慎言……。”听奕訢越说越离谱,和珅心中是又惊又喜,连忙打断了他的话,小心谨慎地向四处张望几下。

“老师放心吧,卓老师要过会才来呢。” 奕訢看和珅惊慌的样子,笑呵呵地说道。

和珅这才点点头,定定神后,正色说道:“六阿哥,这些话你千万不能在外人面前说,明白吗?”

“学生省得!”奕訢点头答道,过了会,他犹豫了一下,问道:“老师,如果皇阿玛问起的话,我说还是不说呢?”

“也不能说!”和珅斩钉截铁答道。

“为什么?皇阿玛这些年日日为国事忧虑,此些话正能解皇阿玛当前之惑,也是做儿臣理当之事啊!”

“六阿哥说的是!”和珅顿了顿,解释道:“可是……六阿哥,你尚年轻,不懂人心险恶,祸从口出的道理啊。况且皇上经上次一败,心中对洋人是痛恶已绝,如得知你有师夷之心定然不悦,所以……。”

“我……明白了……。” 奕訢有些沮丧地点了点头,低着头沉默了好久,长叹了口气。

“六阿哥,其实也不必灰心,变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的,只要认准目标,循序渐进,终究有成功的那么一天。或许用不了多久日子,将来有一天,等六阿哥大权在握之时,就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了……。”

见奕訢有些灰心丧气的样子,和珅忍不住出言劝解了几句。和珅虽然说的很含蓄,但聪明的奕訢却听出了他话中的含义,愣了愣,会意地笑了起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