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河西走廊,已是大雪时节,恰逢鹅毛飞雪。
小遗四个月大了,说话走路对他来说只是小儿科,他如今在刘珺的耐心教导下学了写字作画,令我激动了好一阵子。这九维,怎么落到小遗身上,就成了神童,哦不,应是神婴。可惜,他的身子骨还是婴孩的免疫力,经不起沿路的颠簸,发过几次高烧,秋夕姑姑又不在我的身边,急得我哭肿了眼睛。所幸,阿珺相公医术精湛,又在我怀孕时期特意钻研过小儿科,开解我糟糕的心态之余,还要衣不解带地照料小遗,消瘦了不少。
说起秋夕姑姑,她是我见过最像亲生妈妈的婆婆了。听阿珺相公说,当她看到小遗的银发紫眸鱼尾时,她虽然表现出恐惧,但是比阿珺相公更快恢复了镇静,迅速封锁小遗的消息,亲自照顾小遗。而当阿珺相公告知我们想出门远游时,秋夕姑姑不仅不反对,还主动留在姑苏,甚至劝服红玉莫去干扰我们一家三口的乐趣。咳咳,这点就蛮有婆婆的风范了,深知大灰狼的心思,嫌弃本祭司的左护法碍眼。
不过,秋夕姑姑为什么不顺便骗骗丁四娘流连于姑苏城采采芳草呢。从姑苏到河西走廊,一旦小遗喝饱了奶奶,丁四娘就抱着小遗不撒手。而丁四娘的侧颜本与我有五分,却比我美艳,甚得小遗的喜欢。小遗一见到丁四娘,就不啃自己的胖手指了,要去亲亲丁四娘的脸颊,还一口一个软软糯糯的四娘。呜呜,小遗只有饿了才会乖乖地喊娘亲,求我抱抱。
至于帝都长安城的动向,刘珺基本上充耳不闻,专心绘制他所游历的山川城市地图。起初,我还替他研磨,趴在客栈的书桌上,迷恋于他绘图的神情。可惜,作为理科生的通病,地理知识一窍不通,只看到一大堆弯弯曲曲的线条。久而久之,便不愿托着下巴盯着刘珺发呆,为他煮了一碗虾仁阳春面,就自己去找乐子了。
嘿嘿,这乐子嘛,当然是要听狗血八卦。而狗血八卦的最佳生产地,自然是帝都长安了。所以,七叶源源不断地送来新鲜出炉的长安城的是是非非时,我没有叫停,反而越琢磨越兴奋。
后宫之中,暂时小风小浪。
长秋殿的太后王娡,近来十分低调,说是之前向上天祈求皇长子的诞世如愿了,便吃斋一年还愿,不出长秋殿半步。因此,刘彻的未央宫,现在由执掌凤印的卫夫人卫子夫打理。
卫子夫诞下皇长子刘据有功,刘彻竟下了一道圣旨,百年之后,与卫子夫同穴于茂陵。此等殊荣,与皇后无异。忆起《史记》所说,卫子夫因巫蛊之祸而无法入葬茂陵,我抱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