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时节,瑞雪纷飞,预示着长安城一年内最寒冷的日子降临。
所幸,河间王刘德,没有刻薄椒房殿的份例。地龙烧着皇室专用的白炭等级中最昂贵的银霜炭。淡紫色飞云流彩蜀锦织就的地毯,也每隔两日一换,赤脚踩上去舒适暖和。
这膳食,也迎合了时令,准备上麻辣火锅,一碟碟尽是我爱吃的火锅配菜,牛蹄筋、鲜牛肉、毛肚、鸭肠、墨鱼丸、虾滑等,看得我直流口水。可惜,为了扮演出那份誓死也不做河间王的夏王后的大义凛然,我只能闻着肉香,啃我的青菜白饭。
据夜里潜入椒房殿的甲子所探,如今朝堂的风云变幻,可比那银装素裹的山河更为壮观。武帝刘彻在泰山行宫休息,突犯心疾,昏迷不醒。摄政王刘珺趁武帝昏迷之际,意图行刺武帝,被河间王刘德当场抓获。平阳侯曹时,旧病复发,不得不将长乐宫卫尉的令牌交予刘德。
泰山封禅前夕,武帝回光返照,下了一道圣旨,斥责摄政王刘珺以下犯上、图谋不轨,褫夺摄政王的封号,将襄王及其长子遗公子押入天牢,终身监禁。同时,封河间王刘德为摄政王,代天子行封禅事宜,全力辅佐太子殿下。接着,武帝陷入活死人状态,由邢良人邢红蕉悉心照料。
当刘德行了泰山封禅,领着文武百官返回长安城时,刘德所安置的二十余区客馆的门客和儒生皆夹道欢迎。所谓小寒大雪,来年丰收,儒生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将稀疏平常的天象,解释为是上天感应河间王的贤德而不忍降临灾祸。百姓更关心柴米油盐酱醋茶,想起河间王的先王后孔氏的善行,自然呼应着排山倒海的称颂声。
河间王刘德被拜为摄政王的仪式,按照旧例,应在泰山封禅结束后的第一个早朝举行。由皇后卫子夫代太子殿下宣读武帝圣旨,然后太子殿下将圣旨交给河间王,请河间王坐在龙椅的侧位,刘德才正式成为摄政王。
所以,河间王入住宣室殿的当晚,就命侍卫将卫子夫和刘据带到宣室殿的侧殿,以在邢红蕉的合欢殿静养的刘彻的性命为威胁,商量册封大典。
至于椒房殿里,五岁的长公主刘梓君见母亲被带走,一直哭闹,由秋夕姑姑悉心哄着。半岁大的燕王刘旦,我抱着摇了半个时辰,才劝得他闭上小眼。一岁的齐王刘闳倒是乖巧,笙歌喂他喝汤药,他都不需要吃蜜饯。
小遗一生病,喝一小口就嚷嚷着鳜鱼丸子,能把我这个全心全意将他培养成上位的男二号的娘亲烦死。呜呜,许久没见到这个臭小子,怪想他的。
折腾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