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万籁俱寂。
虽说瑞雪兆丰年,但衣不蔽体、食不饱腹的穷苦人家,最惧怕这鹅毛飞雪。河间王刘德的王后孔氏,起先在长安城的贫民区里,搭建草棚,施衣赠粥给涌入帝都的难民。一时间内,儒生皆称颂河间王后颇有孔夫子遗风。
对比之下,我雇佣大量的贫民,大兴土木,修建暗香园,倒被河间王门下的儒生口诛笔伐,讽刺为祸国妖姬妲己。哼,本祭司不跟这帮迂腐之徒计较。难民流离失所,固然可怜,但是他们有手有脚,应该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获取生存的报酬,而不是被养成好逸恶劳的败类。
其实,修建暗香园的主意,是刘珺所出,却在床榻之上肆意挑逗,逼迫我公开默认他前些日子漏出口风的流言,即摄政王后心血来潮喜欢上梅花,摄政王为博红颜一笑而建了暗香园。尤其是选址,刘珺直接扔给我护城河的源头梅山的地址,完全没有过问我的意思。
梅山以野生梅树众多而得名,常常有风雅人士登高作赋,感慨一番。故儒生讨厌我,也有从此一块陶冶情操的宝地被我一人玷污的原由。嘿嘿,若是他们知晓我正在做着以白银千两出借给城中贵妇举办冬日宴的买卖,他们怕是气愤得词穷吧。
为了打响我这暗香园的出借招牌,我特意带着小遗,跑了一趟椒房殿,提起暗香园的梅花盛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建议邀请文武百官及其家眷,一起赏梅。卫皇后卫子夫欣然应许,打算在暗香园办一场梅花宴,君臣同乐。
三年前,嫣红馆的中秋邀请函,别出心裁地制成石榴红绢纱团扇,赚足了噱头。于是,我苦思冥想,甚至不惜牺牲色相讨好阿珺相公,终于思索出梅花宴请柬的图样。
这梅花宴的请柬,是一枚月白色暗香玉佩。玉佩的材质,皆是价值不菲的暖玉。暖玉,顾名思义,有温暖身子的功效,最适合隆冬佩戴。为了映照这赏梅之情调,暖玉上刻着残雪照水梅的景致,用新鲜的梅花多次熏染,直到暗香不散。
当长安城的达官贵妇和皇亲贵胄收到月白色暗香玉佩时,以为是卫皇后卫子夫亲自设计的,自然是极尽赞美之词,将卫子夫比作人文初的黄帝的妻子嫘祖,端庄贤淑,德才兼备。哈哈,任凭他们夸错了人,免费为我的暗香园做宣传。
梅花宴前晚,我正托着下巴,对着铜镜发愁。为了衬托梅花这个主题,明日必定有不少美人的衣饰带有梅花印记。我到底要不要随大流呢?可是,翻了一遍首饰盒,腊梅绢花戴起来像黄毛小雀,红梅木簪又太过老气……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