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遗诏(第1页)

没有不流血的争斗。

灌夫自杀后,我发呆了一会儿,随后反应过来事态的严重性,便竭力将灌夫的尸体翻成面对墙壁睡觉的样子。灌夫的死,迟早会被发现,我抱着能拖一阵是一阵的心态,装作若无其事地离开监狱。所幸,看守灌夫的狱卒不太机灵,并没有察觉异样。

石榴花,石榴花,石榴树下把君夸。十三娶奴生小娃,十四从军不归家。望夫石上抱木瓜,夜凉加衣无处话。我边念叨着边骑马飞奔到长安城外的十里亭。这首民谣,在西汉的边境流传。而石榴,乃是张骞出使西域归来带回的种子。所以长安城内,暂时没有一棵石榴树。

但是,石榴多子,图个好兆头,大婚前,我悄悄地从河西走廊运过来一株石榴树,埋在十里亭。向来养什么死什么的我,不在意石榴树的死活,也很少去浇水施肥。没想到,这株石榴树,竟歪歪斜斜地存活下来了,长得格外清瘦。

忘记买锄头,我取下头上的云鬓花颜金步摇,使劲刨开石榴树边的土壤,费了半个时辰,才将石榴树连根拔起。结果,除了泥土,就是蚯蚓,不见什么稀奇东西。

难道灌夫自杀前真的是在怀念边境的民谣吗?我托着下巴,倚靠在十里亭的柱子上,苦思冥想。窦婴死得蹊跷。他身经百战,参加过七王之乱,怎么会如此大意,在一场西南夷散兵的剿灭中死去呢。而灌夫与窦婴是至交,或许知道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致使某类势力希望他们死。

灌夫吟唱边境民谣时,“遗诏”二字迅速占领了我的脑袋。据说,汉景帝刘启死前,召见了窦婴。可窦婴对外声称,先帝病得神志不清,没有留下任何遗言。因此,太子刘彻顺理成章地继承大统。民间有野史传,汉景帝留有遗诏,传位的不是太子,但窦婴被王娡拉拢,许以丞相之位,烧掉了遗诏。这种小道消息,就是拜汉景帝的那道圣旨所致,若刘彻德行有亏,百姓受苦,匈奴猖獗,娶朱雀命格的女人为王后的诸侯,可得天下。汉景帝莫不是吃了欠扁老头的药,弄坏了脑子?

望夫石上抱木瓜,夜凉加衣无处话。灌夫指的可是望夫石?但是望夫石在涂山,源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从长安到涂山,少说得花半个月的车程。如此曲折的线索,灌夫和窦婴这两个顽固的老将,断然思索不出,怕是汉景帝临终交代的。

正打算拍拍尘土,搜刮千百个理由央求刘珺允许我去涂山游玩一趟之时,一群官兵持着蛇矛与银枪将我围住。为首的青年匆匆下马,穿的还是未脱下来的朝服,脚上的靴子旧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