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七章 现在不立太子(第1页)

“嗯。”夏雨瞳带上了其他三个孩子华宥华娴华定一起去城墙上送别华宁。

就如同五年前送华宁上战场那样,夏雨瞳要再经历一次这样的难言心痛:华宁冷着了怎么办?热着了怎么办?受伤了怎么办?饭菜不合口味怎么办?想家了怎么办……

不同的是:五年前的华宁还是个懵懂小男孩,现在的华宁已经是十七岁的年轻将领了,要统领千军万马了。

他向城墙上的父母挥手告别,笑容阳光开朗信心,夏雨瞳按华延钧的意思,给华宁慈爱的笑脸。其他三个孩子也是笑着送别华宁的:哥哥再见,哥哥等我我也要去战场杀敌,哥哥早些回来……

华宁驾马奔驰一走远不见了影,夏雨瞳回头才泪流簌簌:为什么要让我再一次经历这样的分别之苦。

“延钧,我情愿华宁不要这个晋王的爵位,也希望他在我身边。”夏雨瞳忍着嚎哭,让宫女将三个孩子带回羲和殿去,自己与华延钧一番倾吐。

华延钧也是叹气:“雨瞳,我的心不比你好。只是想想,男孩子怎可一直在母亲身边过着?否则他永远难有出息。”

“是的,只是这代价好大。”夏雨瞳已经可以嚎哭了,但却有什么堵住了心,哭不出来。

华延钧回想从前:“以前我是在我爹身边才有所长进,如果一直跟着我娘亲……”

“延钧你别说了,我懂。既然你器重华宁,那就是他可栽培,我该高兴才是,不该烦你,不该给你哭脸。”说着,夏雨瞳先回去羲和殿了。

华延钧跟着,那日,他们在羲和殿,没有多说什么。

整个后宫乱了,且影响到了前朝,众臣上奏说“皇上独宠夏贵妃,不能雨露均分,这不是贤君之道”如此这般。

华延钧将这些奏章批阅道:夏贵妃贤德无人能及,朕宠爱有何错?

不止这些奏折,还有关系到皇子的“皇上已经立了二皇子为晋王,当早立太子,太子乃国本,可定民心”。

真是书呆子的话,难道有太子就可定民心?华延钧是开过皇帝,在民间生活多年,知道百姓黎庶希望的是年年丰收五谷丰登大网捞鱼,至于谁做太子,只是民众口中闲聊的事,哪里可以定民心啊?

于是华延钧对这些上谏的奏折打发:太子乃国本,当择皇子中贤德才能出众者为太子,现谈论此事过早。

这些奏折无非是希望把洪望舒的儿子立为太子,都是那些前朝旧臣上奏的。华延钧为此心烦不已。

洪望舒也来找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