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痛惜,晋王和齐王年少英才,有镇国之才能,可惜天不怜,夺走了晋王和齐王的性命,臣深感惋惜。”一位臣子回答,这是反派,即前朝遗留臣子,凡事与华延钧做对的。
这位说地好听啊,但他心里怎么想的,华延钧可是一清二楚,那么就把自己想要的事情给一步步说出来吧:“晋王和齐王为国捐躯,年少而亡,朕想奖励他们,爱卿认为如何?”
这是理当的,谁敢说“不”字?众臣皆赞同。
华延钧又出难题了:“只是晋王无后,齐王之子已不幸罹难,朕该如何奖赏他们的功绩呢?诸位爱卿有何建议?”
“为晋王和齐王加封名号,臣愿拟定一列封号供皇上挑选。”这是礼部的一官员,专门做这些事的。
华延钧可不想只要是么名号:“人已去,要名号有何用?这晋王和齐王的封号已经足够,朕看各位爱卿还有何更好建议?”
“陛下,”终于有一位自己人,就是站在华延钧这边的说出了有用的话:“臣以为,晋王和齐王无后,那就奖赏夏贵妃娘娘,因夏贵妃是晋王和齐王的生母,皇上的诸位皇子中只有晋王和齐王为国建立功劳卓著。夏贵妃作为生母,教子有方,理当受到奖赏。”
“嗯,此建议不错,”华延钧在等着有人提出他心里所想。
可是臣子们还能想什么呢:如果奖赏夏雨瞳,那最好的办法就是晋封,贵妃再往前一步就是皇后了,现在立后是个敏感话题啊。
没有人说啊,华延钧就问了:“怎么安静了?为何这么多人都无法给朕一好建议?”
有臣子就绕着弯来:“皇上,如今相比夏贵妃娘娘最在乎的是五皇子了,皇上是否可以考虑封五皇子一名号,以此来奖赏夏贵妃。”
华延钧一听五皇子就反对:“五皇子华定今年十三,才华平平,庸碌无为,没有任何功绩,不可晋封!”华延钧并不反感华定,但就是不想晋封华定什么。
于是有官员提出:“皇上,何不晋封夏贵妃的父兄?让夏贵妃一家因夏贵妃而光耀门楣。”
这是一不错的主意,但是华延钧用历史来制止了:“夏贵妃的父兄并无功勋,朕不愿看到近亲掌权。这也是夏贵妃的意思,历史上多少因近亲掌权而权力分散之事,各位爱卿,这不用朕来一一指点出吧?”
华延钧就僵在那里了,这朝会到了午时了还未结束,众朝臣都站得腿酸软了,还在议论着对夏贵妃的奖赏。朝廷中是有党派的,最大的党派就是拥护新朝的和反对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