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老毛的比喻(第1页)

通过随后几天蜂拥而至的各大报纸记者之手,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了这座原本籍籍无名的中国漠北小镇安达。

与之相对应的是,各种针对突击营这次战斗的高层秘密会议,也各国之间展开了。当然,日本自然是这种会议名目多的国家之一,除了天皇的御前会议,什么战术检讨会,谢罪会令人眼花缭乱。

经过千难险阻,付出了整整两大卡车战利品代价之后,陈赓带领着他的500壮士和21辆铲掉了膏药旗的大卡车队,浩浩荡荡地地终于回到了延安。

不过,从打进入自己的地盘开始,似乎气氛上总有点感觉不对呀。

延安的边境,关隘,甚至沿途的村庄,岗哨不仅明显增多了,就连一些儿童团也都组织了起来,拿着红缨枪一些路口盘查过往的路人。

呵呵,面对突然出现他们面前的陈赓团,这些小家伙们警惕性可高了。

没办法呀,谁叫他们本来就与八路军的装束、装备有很大差异,不知道的人完全可以将他们看做是突击营的另类武装。再加上这次顺手牵羊的大刮和孟遥的慷慨,这浩浩荡荡、张牙舞爪的车队,别说延安,就是平日他们眼里趾高气扬的中央军、晋绥军,也没有今天他们这样的威风。

对这些一路上瞪着小鼻子小眼睛的儿童团,陈赓也没什么好主意,只能一级级地上报。一关关地通过,本来因为有了汽车可以缩短的路程,反而比不是机械化的徒步急行军慢了。

而到了延安核心区域,开始有不少熟识的部队出现。可奇怪的是,他们根本没有像往常那样看见他们发财的样子一哄而上,反而都是一副神经兮兮的模样,只是漠然地点点头。便与陈赓团汽车队擦肩而过。

“团长,我们这才出去几天啊。怎么一回来感觉好像什么地方都变了似的,不会是我们、我们不知不觉就犯什么错误了吧?”

陈赓也是一头雾水,不过他可是十分会抓细节的高手。

伸手一指,延河两岸或是散步,或是交谈。又或者是搞队列训练,又或者是弄什么课外学习,无数像寻常日子一样延河忙碌的身影,一下子出现了陈赓团视野中。

“都看见了吧,没有你们担心的什么事情发生,延安还是我们的延安。大家都不要神经过敏了。马上就到家了,取消一切活动和汇报,所有参战官兵今晚好好睡上一觉,天大的事情都等明天再说。”

但说归说。战士们可以回营睡大觉,他陈赓却不行。

回到陈赓团自己的营区,连衣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