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一章 博弈(第1页)

综观战后时局,国共力量对比之下,中共仍处于劣势。军事上,国民党军440万,中共仅占其总兵力的1,4,尤其是武器装备远远落后于国民党军:经济上,蒋介石占据拥有全国3/4人口的2/3面积,并且多为江南富庶地区,另外还有美国的军事援助:而中共解放区却基本在较为贫瘠的地区,没有外援。

毛泽东和中共领袖们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代领导力量,走向往和平的,这一点毋庸置疑。无论从世界形势、人民意愿。党派利益来说,换言之于世、于民、于己,和平终归是一条最理想的道路。此时的〖中〗国共产党虽已成为国内第二大党,并掌握着一支忠实可靠的武装力量,但是比较已取得十数年执政党地位的国内第一大党的国民党以及世界反法西斯四大强国的国际地位:比较其经过美国租借军火和日式装备武装起来的数百万军队,以及蒋介石本人所谓世界反法西斯,“四大领袖”

的,“领袖”地位,毛泽东及其所统辖的武装力量和人民政权的实力绝对不占优势。

毛泽东到重庆与蒋介石会谈是不是一井突然发生的事情呢?也不是。事实上,中共〖中〗央、毛泽东对两党领袖的会谈早就有所考虑。早在1942年下半年,泽东就认真考虑过与蒋介石会面,以解决战后的国共关系问题。1944年冬,赫尔利来延安会谈时也提出了毛泽东与蒋介石见面的问题,毛泽东再次表示他愿意在适当的时机与蒋介石会面。但由于蒋介石一心拖延,无意解决国共关系问题”因此抗战期间,两党领袖会谈的事情始终未能提上日程。

在抗日战争后期召开的中共七大这一自1928年以来中共第一次召开的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为着争取实现和平〖民〗主前途的方针。在毛泽东所致的《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毛泽东对战后形势的基本估计是:在国际上,英美苏三大国的团结仍然是主要的,是统治一切的和决定一切的(此段话,全国解放后编辑毛选时,已全部删除):由于存在着这一有利的国际条件,国民党有可能做出让步,与中共取得妥协:〖中〗国因此可能在战后走上和平统一的道路”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实行〖民〗主政策,建立包括各党派在内的联合政府。既然要建立联合政府,国共双方就得通过谈判来解决问题,两党领袖举行会谈是顺理成章,不可避免的事。

当〖日〗本即将投降的消息一传出,中共〖中〗央即又一次开始考虑恢复国共谈判的问题就不足为奇了。

关于随着抗战胜利而来的〖中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