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 紧锣密鼓的忙活
孙阳弄出来的这几条律法自然也有反对的,多数都是大宋那边派来的官员反对,甚至威胁要撂挑子不干了,来个古代版的罢工示威。()
孙阳连理都没理,撂就撂呗,可是当这些大宋方面派来的官员撂下挑子以后却惊讶的发现,大部分部门,特别是一些重要的部门,非但没有因此陷入瘫痪,反而因为他们不在,无人弹压而变得更有效率了。
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官的下一阶层吏,在自治区这部分人叫做公务员,吃公家饭的,这些专科班出身的年青人干劲十足,没有了主官的阻挠,反倒是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番了。
只不过事情远远没有那么简单,就算是傻子也看得出来,这些的撂挑子的大宋派遣官绝不是仅仅为了女人裹不裹的问题,而是一次试探,试探自治区对他们这些大宋文官系统的容忍程度,对他们这些大宋官员的依赖程度。
只不过一开始就让他们知道,自治区对他们的依赖程度远远没有他们想像的那么高,就算是没有了他们,自治区的行政系统一样可以运行得起来,甚至运行的效率更高更快。
至于容忍度,当第十天的时候,行政院下发了一份通告,针对于二十余名下级官员拒不屡行自身职务的通告,他们被开除公职了,即刻遣送回大宋,自治区没有权力剥功名什么的,但是却可以将他们踢回大宋去,爱干嘛干嘛去吧。
二十多人说踢走就踢走了,只不过就给了十天的缓冲期而已,前脚将他们踢了,后脚就在本部门里用投票的方式在那些科班出现的公务员当中挑选出主官来,立刻上任,竟然没有丝毫的影响。
行政部门的雷厉风行,军事部门的平静如水,让这些宋官们彻底的失望了,要么好好的在这里当官,要么就卷铺盖滚蛋,孙阳还有自治区的行政系统用实际行动给出了他们的答案,同时也让大宋方面希望用文官系统来控制自治区的计划破产。
而此时,石门的防御体系基本建立完成,由太行关通往石门的一级公路也修建完成,沿路的防御也做了个七七八八,可以保证太原至石门的后勤补给转运的安全,石门可以说已经稳定下来。
对于行政方面,孙阳倒是不担心,因为有各部门交叉监管,甚至现在除一些新任的宋官之外,其它人已经习惯了这种交叉监管与审核的管理模式,行政管理上基本就算是稳定了下来。
但是在军事上,孙阳还是颇为担忧的,各部将领,就算是郭破虏这个最为稳重的步兵大将都发来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