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新年到 放鞭炮(下)(第1页)

今天参加了爸爸的朋友的儿子的婚礼,赶上大风降温了,冷死了,咋那么傻还嘴馋买了个甜筒呢?!……><!!!

麻将,其历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以前,明朝为万饼条,也有人说麻将本是江苏太仓“护粮牌”。例如:“筒”图案就是火药枪。也有说郑和或水浒中纪念一百零八将的……

---我------------爱-----------农------------场---

艾母留守在家,等着艾晴带着一帮子钱氏兄弟的弟妹来拜年。炕头上的几个糖果盒里已经装满了各式各样的小吃,瓜子花生炒的又香又脆,炕上又暖和,还散发着干货的香气,红枣柑橘也是格外诱人。

只一会儿的功夫,呼啦啦来了二十几个孩子,有几个是钱氏兄弟的弟弟妹妹,大部分看着面生估计是村里的孩子,这是拜年讨红包来了。一进门呼啦啦跪了一地,拜了几拜,然后起身用亮晶晶的双眼渴望的看着艾母。

艾母早有准备,拿出糖果盒让孩子们尽情的装在口袋里,又拿出一个大笸箩来,里面是一个个布头缝制的小锦囊,那小锦囊填了棉花弄成小动物的样子,里面放了铜钱。虽然不值什么钱,可孩子们一看就爱不释手,赶紧挤着挑了自己喜欢的样式,说了吉祥话玩耍去了。

艾晴没有串门,在院子里带着弟弟妹妹们玩游戏。前段时间钱氏兄弟把两家的父母弟妹接到了府里,艾父决定过了年买了地这两家人可以看庄子,这段时间先住在府里。艾晴成了孩子头,带着孩子进大棚帮忙,不过种地方面显然艾晴学习的地方还很多,那些小弟弟小妹妹们一进棚里就挪不看了眼,上手可快了呢,简直说成是主力也不过分。

冷天里可以玩耍的东西很少,父母教育着又不能把新衣服弄脏了,于是上树爬墙被禁止,女孩子们扔扔沙包,或进屋在炕上欻桃核,都是洗晒干净了把边角磨圆(或用小个儿的沙包)抛出再接住,男孩子们到处捡没有放响的炮仗,把两个炮仗对折形成><的样子,里面的火药一点就成了呲花了,十分好玩……几个孩子都是从贫穷的时候过来的,聪明又懂事,艾晴带着他们一点都不费劲,实在是太满意了!

一会儿的功夫,艾父回来了(大概七点),艾晴看着父亲的表情也实在是看不出来心情好坏,不过肯定不是特别愉快就是了。

本来一起床就要祭拜的,不过艾家规矩少,吃早饭前才开始祭拜,在神前供上新煮好的水饺,甜料—红枣、冬瓜、糖、花生糖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