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手刃(第1页)

夜幕降临了,十几条商船成一字沿着海岸朝北方行进,明月挂在天幕之上,水面上也有一轮明月水波荡漾,两者相映成趣。()天地间非常宁静,让人有一种安宁的感觉。

陈涛在灯火下看着一份报告,这是不久前邓公呈给他的。上面的内容关于目前整个山东东路及济南府的军政情况。陈涛麾下的军队依旧是十六万人,民政各方面的建设都非常顺利,商业方面发展非常迅速,一支有官方背景的远洋贸易船队已经组建完毕,负责这一工作的是商蓉,对于商蓉邓公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称其堪比辅助李世民的长孙皇后。

陈涛呵呵一笑。

报告上还说了人口方面的情况,目前整个山东东路加上济南府的人口总数保守估计超过了五百万。这里说明一下,这个时期,整个金国的总人口在五千万人左右,其中约四分之一在开封及其周边地区,这里是金国人口最多的地方,其次便是山东东路。

关于税收方面的情况,目前的税收还无法支撑起日常开销,索性之前攻破济南府缴获颇丰,否则的话现在情况就严重了。

邓公建议全面恢复山东地区的食盐生产,山东过去一直都是食盐的重要产地,不过由于之前的战乱食盐的生产受到很大的影响,在陈涛离开前整个山东地区的食盐产量不到北宋时期的十分之一,如果食盐的生产得以恢复,那么陈涛方面便又多了一条税收的重要渠道。

陈涛在有关盐业的内容上打了个大大的圈。

————————————————

临安终于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至少表面上如此。

赵琰像往常一样在听涛阁与众士子议论国事,然而赵琰却显得心不在焉的模样。有心者都知道原因。李公子对此极度若狂。介绍一下这个李公子,全名李杜,家世非常显赫,祖上一直以来都是宋庭的官员,而且其中有几位还做到了宰辅的高位,目前李家在朝中的势力仍然非常强大,李杜的父亲李梅是工部侍郎,李杜是名副其实的衙内,其实这位衙内与一般的衙内还是不同的,他确实有真材实料。

一场策论在尴尬的气氛中结束了。

赵琰独自一人来到后院的凉亭,人虽然在这里,但一颗芳心早已经到九霄云外了。赵琰望着远方的天空喃喃道:“不知道他们现在到哪里了?”

————————————————

经过数天的航程,陈涛一行人回到了海州,不过从船上下来的人中并没有岳云和张宪,原来他们在半路上便带着陷阵营离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