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生子当如孙仲谋(第1页)

当郑云龙引见他的家人给杨星时,他的眼里并没有注意到郑家现任掌门人郑云龙之父郑廷松,尽管他作为国务委员,才听过杨星讲的课,甚至连郑家另一名台柱,郑云松的表妹夫古北省省委书记于之江也没能引起他的关注,因为一进门他的全部注意力就被郑云龙口中那位老爷子就是他的爷爷,也是郑家背后真正的顶梁柱郑子恺给吸引住了。本书来自w--书签:就到叶子·悠

作为跟随过国家第一代领导,又在第二代国家领导人中担任要职的郑子恺,可是经常在影视作品中出现,普通国人都不会陌生的大人物。他尤为人乐道的却是他郑家的传奇又坎坷的变迁。郑家在建国前是上海滩闻名的大亨,他的叔伯兄长里更不乏国民党政府的要员,但作为家族继承人的他却一直暗自资助当时被认为是叛乱分子的**,解放后更是响应人民政府的号召,成为首批向国家捐出全部资产,大力推动公私合营政策的商人,这位大少爷的所作所为的确出乎当时所有人的预料。

但显然他的远见得到了足够的回报,虽然他们郑家没有荣家“红色资本家”的名气显赫,他也始终没有加入**,但是党和国家都给予他们郑家很高的保护,即使在十年动乱中郑家的产业都没有受到多大冲击。他的长子郑云松后来还能当上国务委员,与此也有很大关系。改革后郑家在海外的家族更是作为最早回国投资的海外华人,受到了国家领导的热情接见。现在郑家的族群网络已经扩展到全世界,是国内公认数一数二的横跨政经两届的大家族,而这一切都是拜眼前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所赐。

郑子恺满头银丝,但是保养得力,瘦削的身材拄着根龙头拐杖站在北京已经是零下几度的寒风中也没有一丝发抖的神态点杨星虽然现在名震天下,但面对这样的活历史也不敢有丝毫怠慢,恭敬的跟在郑云龙身边向他行礼。郑子恺倒是对杨星很感兴趣,收了杨星的礼盒后也不忙打开,反而饶有兴趣的端详了杨星半天,杨星颇不自在,但不想失了礼数,只好老老实实站在任他观察。

郑子恺长叹了一声道:“古人常说生子当如孙仲谋,我看我孙子这一辈只怕是指望不上能超越你了,今后还要靠你照顾郑家的生意了。”他一言既出,震惊四座。大家都了解杨星的能耐,不过充其量觉得他是名很有作为的商人,但听郑子恺的意思似乎他在别的方面也有潜力?他们又不敢质疑郑老爷子的判断,毕竟他的眼光非比寻常,郑家经历这么多大风浪而不倒,几乎都和他的预测有关,他对杨星这么看重,谁敢保证日后不会实现?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