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尘埃落定
事情发展到现在,在收购大宇的问题上,杨星反而是稳坐钓鱼台,着急的却是韩国政fǔ了。在韩国普遍默认的“红包”社会环境下,社会上普遍存在要办事先要给好处的习惯。但新上台的金大中总统在野时就对这种现象深恶痛绝,上台后就承诺建设清廉政fǔ,强力打击。
但韩国社会的陋习积重难返,不是一时半刻能扭转的。但不断的宣传下,韩国普通民众对贪腐的容忍度大大降低,形成了一边为了办事给官员送红包,转过身来又痛骂收红包的有趣社会现象。民间舆论对于曝光出来的官shāōu结等新闻更形成了穷追猛打的趋势,97年就连两任卸任总统全斗焕和卢泰愚都因为经济问题被送上了审判席,虽然当时的金泳三总统马上特赦了他们,但也算是世界政治史上一道奇观了。
这种情况下,杨星选择引爆三星偷税案这颗炸弹的时机就很微妙,造成的连锁效应远远超出了案子本身而bō及到了韩国上层政治斗争。尽管三星在韩国名气很大,但才被金宇中海外宣布的大宇丑闻点燃的公众舆论显然更被jī发的怒火熊熊。对政fǔ的批评làháo把韩国一众经济官员给bī到了墙角。这时候最有希望收购的财团鸣金收兵,而又传出杨星刚在美国的期指合同上斩获百亿美元,凭这股气势和韩国的官员谈判,中星国际自然处于优势地位。
而对韩国政fǔ官员来说,此时的大宇已经成了烫手山芋,隐藏的问题不但成了慢慢失血化脓的伤口,而且很可能导致绝症,没人再想拖下去,干脆和它一刀两断。起初韩国政fǔ打的主意是保留大宇的核心资产,并且为了不引起剧烈的社会动dàng,不是一步到位的破产而是慢慢分解大宇的业务。所以对几家提出收购大宇的对象漫天要价,能拖就拖。而看透了这一点的杨星在收购受阻后,就指示韩国分公司暂时停止收购,静观待变。
等金宇中在海外揭开大宇的内幕,负责大宇破产事宜的官员几乎都被牵涉其中,全部下台由新的官员接任。前车之鉴让他们采取了和前任拖字诀完全不同的做法,由于最大两家竞争对手中安田家族中途退出,而中星国际和美国财团的联盟更是财大气粗,所以这回韩国官员基追着中星国际的尹真和韩世浩,迫切的想把大宇集团给卖出去。
4月15日,韩国政fǔ闪电般和香港中星集团、美国通用汽车、通用电气、卡特彼勒等多家公司在汉城达成协议,宣布将大宇集团主要资产分拆后出售给这些公司。出乎不少人意料的是,收购主要方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