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技术学院
“我去年在欧洲的瑞士和德国呆了一段时间,这两个国家的jīng密机械制造技术享誉天下,但我猜大家不一定清楚,德国青年占一半,瑞士有7o的中学生毕业后并不像我们这里一mén心思都想考大学。他们更多按照自己的喜好考入各类专业技工学校学习一技之长。”
“在西方对于考大学并没有太迫切的要求,同时他们对蓝领职业并没太大的歧视,技术工人的待遇相当高,高级技工甚至能得到科学家相当的待遇。我在想虽然我们暂时没法解决全国考大学千军万马闯独木桥的局面,但能否在我们省里搞点学习瑞士和德国经验的实验呢?就像我说的,中原省最不缺乏的就是人,为什么不在省里试行推广建设一批专业技工学院,资金除了省里划拨外,还可以同省里有实力的企业合作开设合适的课程,不仅给广大青年开辟一条除了大学之外新的就业路径,也能大大提高省内工人素质,和省里提高制造水平的政策相符?”
杨星边说边取出随身公文袋里早已准备好的文件纷纷散给众人传阅,李国柱心想这小子果然早有准备,挖好了坑等着他往里跳呢看来杨星之前做的种种铺垫和他提议设立小额贷款金融机构的主意与这个建设技术学院的主意环环相套,说到底都是为了给他找寻新生意。利用省里的资源,他只要提供部分启动资金,小额贷款的成立和运行肯定离不开他旗下的金融企业的支持协助,而技术学院则可以为他的制造企业提供必要的人才,当然省里得到的好处更大,看来这回他如果接受了杨星的建议,回去是要和省领导讨论一下,转变思路深挖省内丰富的人力资源,大力推动省里中小型企业的展了。
杨星拿给大家传阅的是一份星空人力集团和星斗研究院联合起草的申请,原来随着中星国际旗下公司业务的急剧扩张,现在不仅是中高端的管理人才缺乏,基层高级技工和销售代表等人才缺口也越来越大。作为代表整个中星国际各企业进行人才选拔和职务分配的企业,星空人力自然责无旁贷的要提出解决办法,最后讨论的结果就是,作为人才培训基地提出集团目前高端人才的培训城市大学还能勉强胜任,但对于基层员工的入职和岗位培训,还需要更多更专业化的技术学院才能解决。
这种技术学院体制要采取类似于德国和瑞士技术专科学院的框架,而有别于以前国内的各种技校。在改革前九都作为中原省工业重镇拥有过前苏联教学模式的一大批技工学校和职业中专。但这些院校只是单纯依附于某个厂矿,学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