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 皮尔巴拉大铁矿(第1页)

第五百零四章 皮尔巴拉大铁矿

伴随着福克f—27的涡桨发动机的轰鸣声,,杨星和荣明友一行人乘坐者这种可搭乘32名乘客的50年代出产的老家伙直冲云霄。尽管已经问世了半个世纪,这架老飞机的保养状态依然良好,澳大利亚人甚至还为它改装了电子座舱,让石美珩和萧琴没费多大手脚就à控起它在天空自由翱翔了。

从珀斯到达中长集团拥有的那两座铁矿和煤矿最好的jiā通方式就是飞行,因为西澳面积广阔,临近海边港口的富矿区,早已被两拓瓜分殆尽了,没给后来者留下ā足之地。想要好矿,只能深入更加偏僻荒凉的内陆。西澳出入内陆的主要方式无外乎公路铁路和飞行几种方式。此时运送矿石的铁路和港口大部分控制在两拓手里,剩下则被日韩财团保持。杨星他们不想打草惊蛇,所以干脆包下一架飞机,连驾驶员都换上杨星身边人,直接飞到矿区上空去实地考察一番。

在飞机上,杨星一脸严肃的听着布莱曼和焦百翎讲述他们在这里遇到的困境,此时的澳大利亚中央政fǔ是由总理霍华德率领的保守党执政,虽然名为保守,但霍华德政fǔ却准确预测到澳大利亚的未来在亚洲,最先提出了脱欧入亚的战略,前不久刚带着庞大的代表团访问中国满载而归,所以对于杨星他们的投资持欢迎态度。

但是澳大利亚的政体和大部分西方国家一样,实行联邦制,中央政fǔ的权威并不强,各地方政fǔ却手握实权。这回他们的投资受阻,就是因为西澳政fǔ出手阻止。背后的原因是西澳政fǔ虽然对于两拓的垄断地位多有不满,但也不敢轻易得罪本地区的经济支柱。

这次就是两拓联合日本财团一起向西澳政fǔ施压,要求拖延甚至拒绝两家中字号的集团在皮尔巴拉地区的投资。日本本土的资源匮乏,日资财团二战后逐步向海外扩展,澳大利亚煤铁等资源极为丰富,他们就采取参股澳大利亚各采矿企业的办法来保证矿源稳定。

比如日本最大钢铁集团新日铁的背后老板三井财团就不声不响的在世界各大著名铁矿山集团内都拥有一定份额股权,所谓堤内损失堤外补,即使铁矿价格有大的bō动,他们一样能从股票收益上赚回来。所以前世里国内参加由日韩钢铁集团对阵两拓和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的长期铁矿价格谈判时,总被日韩企业牵着鼻子走,出现了铁矿采购量世界第一的国家居然无法掌控定价权的尴尬局面。

杨星和荣明友他们眼光独到,趁现在西澳整个铁矿产量只有八千多万吨时积极入手,等到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