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 洋浦风bō
有了杨星的解释,荣明友放下了心中大石,xiōng怀大畅之下欣赏起大堡礁的风光心情自然不同。他一边赞叹着自然界的鬼斧神工,一边还是放不下手头工作,他听到叶捷琳娜正在报告杨星,星华地产经过这段时间在国内反复遴选,已经选出几个适宜建港的地点,就兴匆匆的要过来观看,当他看到心目中的三都澳名列榜首时,不由暗自欣喜,觉得英雄所见略同,自己的选择经过杨星他们这边的专家确认,看来是没问题了,三都澳的潜力果然非凡。
只是他的眼睛盯着排在第二位的海南洋浦港时,面部不由ō搐了一下,他低声问杨星:“小老弟,这个港口条件天时地利都不错,但它缺乏人和啊。你的手下有没有给你说清楚它当年闹出来的那个**烦,这可是个烫手山芋,不好接啊”
1988年海南建省,是寄予了当时中央领导极大期望值的。把一个省划为一个经济特区,可谓是改革中空前绝后的待遇,无论是深圳还是上海无法和海南得到的优惠政策相比。改革总设计师就曾提过对海南的期望:“如果用20年的时间把海南岛的经济发展到台湾的水平,那就是伟大的胜利。”
但现实条件是光有好的政策并不一定能保证成功。海南经济基础薄弱,人口稀少,又长期处于国内边界之地。省里除了有些特sè农业外,工业极不发达,四面领海,jiā通不便,孤悬海外,管辖下的南海又和周围的越南菲律宾等国存在长期纠纷,改革至今,中央的要求并未达到。
除了本身条件外,海南还在改革道路的ō索上走了不少弯路,有许多深刻的教训,海南建省前出现过的倒卖走sī汽车的大案,92-94年房地产大跃近的泡沫破裂和接踵而来的金融危机等等,不但给国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让海南经济遭受重创,为此jiā了不少学费。所以海南改革充满了争议和坎坷,荣明友提到的洋浦港风bō就很能说明问题。
洋浦港实际上是离海南省会海口儋州市的一座半岛上的一处融港口、自贸加工区等为一体的开发区,建设之初就提出要打造成为海南最大的大自由港。洋浦港的地理位置介于海南海口港与八所港之间,面朝广阔的印度洋,素有“水深、避风、回淤量少、可利用海岸线长、天然深水良港”之称,是海南西北部工业走廊出海通道的重要出海口,也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
早在1919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里就提出要在洋浦建港,和三都澳港并列,新中国成立后,也曾几次计划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