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星斗研究院(第1页)

最后重组的是那家即使在中星国际内部也被一团迷雾笼罩的星斗研究院,这家中星国际旗下唯一既没上市也未控股任一家企业的研究单位,从成立之初就保持着神秘低调。零点看书

即使是这次重组中权限升级到号称可以调阅全集团人事名单的星空人力,在他们手里的星斗研究院人员名单也仍然是不完整的,缺少的人员名单和档案只掌握在杨星一人手里,其他人更无法一窥全豹了,但不少高层对此心知肚明,对于这家研究院在集团内部的地位也都没有异议。

如果把中星国际比喻成一个人,星富投资就相当于公司的心脏,负责向各企业输血;星海商贸就是双手,一手采购,一手销售;至于星空人力就像是双眼,随时观察着浑身和周围有问题的地方,并安排新鲜血液到全身最合适的地方;而星斗研究院无疑则是统率各部位的大脑,任何公司开发的新科技、任何对公司经营产生影响的相关政策、对公司未来发展举足轻重的产品身后都有着星斗研究院背影出现。

不说别的,光说星斗研究院成立之初,杨星就一掷千金花了几百万美元送了三支考察团到世界各地考察和招揽人才,那些高级人才进公司的第一个职位都是充当星斗研究院的研究员。通过在星斗研究院的研究和过渡,他们一走进各公司的领导岗位磨合期大大缩短。所以底下员工议论,想要集团内高升必须完成两件任务,一是通过星空人力完成岗位培训,考核评优。二是进入星斗研究院成为研究员,能不被淘汰的,就能直接进入中星国际总部任职。

这次公司重组,其他公司都是由CEO提出计划实行的,只有星斗研究院的职能划分是各公司的老总凑在一起,最后由杨星亲自拍板定案的,由此可见星斗研究院的重要性。而对外界来说,金融风暴中星斗研究院那份著名的亚洲经济问题分析展望报告已经摆在每位亚洲国家领导人的案头。虽然当初星斗研究院的不停叫嚷危机来了,很有乌鸦嘴的感觉,在一片对于亚洲新经济体的歌功颂德的声音里很是刺耳。但时过境迁,现在大家回过头来再看这份报告,都会心里叹一声“忠言逆耳啊!”现在星斗研究院的每季度再推出的对国际金融形势的分析和预测报告时,不放在心上的经济学者已经没多少了。

根据会议的安排,星斗研究院重组后会依照国际上国立科学院的专业划分,即划分为基础科学部、工程科学部、社会科学部和高新技术部等。另外还将成立第一家独立的企业单位星天专利公司,它将负责对星斗研究院以及中星国际下属各公司自己的研究机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