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政治家族(第1页)

郑家的崛起年限没有汪家长,但现任家族核心郑云松可是实打实的当权派――国务委员。零点看书表妹夫于之江是古北省省委书记,在他们家族圈中正部级官员就有六人。如果他们不是待在红色家族成堆的北京,拿到地方上,这份家世要吓倒一片人。严格来说阚东田的父母是副部级干部,也算是这个圈子里的外围。

上海有上海滩四公子,北京城也有京城四少,郑家的长子郑飞龙就是四少之首,现在是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的能源项目部经理,三十多岁就是正处级干部,姜立奎就是他的代言人。姜立奎是改革后跑苏联东欧的最早一批倒爷,凭着一股子闯劲成为八十年代最早的一批亿万富豪,但随着俄罗斯和东欧国家逐渐加强出入口的管理,姜立奎也栽倒了一次,被关进了俄罗斯的监狱,不是儿时好友郑飞龙帮忙,就死在大狱里了,这也是杨星看他一脸风霜之色的原因。

郑飞龙在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上班,但国投有一个“三不原则”(不上电视,不上电台,不上报纸),保证不出任何案件,投资很小心。郑飞龙是个喜欢热闹的人,就委托姜立奎在外开了家公司,管理自己的一些外快,也方便自己的一些爱好。上次三人联合坐庄,大赚了一笔,郑飞龙对杨星很是满意,就在九都步行街计划上帮了杨星一把。现在杨星的太平桥步行街计划受挫,汪云起要和他着手上海轻工集团的事情,两人都把主意打到了郑飞龙身上。姜立奎到来后几人秘议了良久,姜立奎才带着满意的表情离开上海回了北京。

10月25日,以汪岚猊担任总经理的云岚地产正式在上海挂牌,注册资金高达五亿元,正式宣布上海滩又诞生了一家地产巨鳄。不过第二天一则消息就给了春风得意的汪岚猊一记重拳,上海市zf出台了《关于公开拍卖商业土地试点意见》的文件,与此同时下发的还有打造上海国际都市形象,准备在上海主城区拿出八个地段,作为这次公开拍卖的拍卖品的通知。

1987年深圳学习香港经验在全国第一次率先拍卖土地,谓之可达到市场公平化,避免暗箱操作、灰色交易等**现象滋生,随后,全国广泛学习。但在2000年之前,各省市都还只是试点推行,主要的土地转让还是以市zf与房地产协商,内部议价转让为主。按汪岚猊原来的想法,凭借汪家在上海多年的人脉,只要和市zf达成协议,太平桥的地就飞不出自己手心。可是现在上海举行深圳模式的“招、挂、拍”土地公开拍卖,就已经不是他一个人能左右的了。

上海准备开发步行街的计划早就传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