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艰难的决定(第1页)

97年9月18日对于曾被誉为亚洲百货之王的和田一夫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一天,他深深感觉曾经的富贵荣华转瞬成镜花水月的速度。零点看书今天他要向公司曰本总部所在地的静冈县地方法院申请重建手续,事实上就是宣告八佰伴曰本的破产。这是他和家族内部讨论后在两天前得出的唯一解救目前困境的办法,把由父母艰苦努力从一家菜摊发展到跨国性大商业集团,而又一夕之间重归一无所有,即使对于久经风浪的他来说,也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事实上,八佰伴也曾有机会自救。在宣布破产前半年,八佰伴集团在海外的一些分公司和分店就已经出现不良的兆头。当时有香港银行业的关系人士曾给和田一夫建议,不妨将八佰伴曰本公司以及经营恶化的这些公司宣步破产,保留在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地经营较好的海外公司,壮士断腕扔掉这些包袱。

但和田一夫拒绝了,事后他回忆,“这样做,也许可以保留八佰伴这块牌子,我自己也能在海外继续经营下去,但曰本公司的大批员工将因为公司破产而失业。我自己躲在海外悠然自得,作为经营者,这是不道德的。我想自己在最后的时刻,只有一种选择:要么与八佰伴和八佰伴人一起生存下去,要么一起牺牲,我不能一个人做逃兵,把灾难留给别人。”

杨星曾经在前世的某篇文章中看过这段话,深受触动,觉得曰本企业能在**十年代崛起到可以威胁到美国经济霸主的地步,是有它的道理的。尽管他对曰本这个国家不感冒,但他认为,放眼全亚洲,最懂得将员工视作家人,而能让员工对公司有极大认同感的经营者,非曰本企业家莫属。在很多企业家眼里,可能只有经营的压力,但在很多战后曰本企业家身上,还能看到他们多承担的对于员工和他们家庭的一份社会责任,这对于刚起步的中国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榜样。

但正因为没把曰本八佰伴和集团及时切割,造成了整个集团都陷入危机,在曰本八佰伴宣告破产前半年,和田一夫赶回曰本,亲自担任曰本八佰伴公司的经营本部长,实施公司拯救计划。他与曰本的另一家大型超市集团――大荣公司(就是星海商贸从它手里购得了天津的十多家超市)达成协议,将16家店铺卖给大荣公司,得到了320亿日元。

但此时他又犯了一个错误,再次体现出八佰伴没有大银行支持的窘境。当时八佰伴最大的债权银行承诺,让他先将这笔钱偿还银行债务,银行再贷款给八佰伴。他轻信了这个承诺。但结果是银行收到这320亿日元后,却根本不履行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