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1-09-26
美国人至今也想不通,上甘岭为什么会打不下来。
因为,他们面对的是中国军人!
美国的军事研究者们用电脑模拟得出结论:当时指挥作战的范弗里特将军如果不攻五圣山,而是改为攻打西方山谷地,凭借美军强大的机械化装备,共-军两个主力师(十五军四十六师和三十八军的一一二师)应该是抵挡不住的……
时至今日,这些研究者仍旧不准备承认美军在上甘岭上输给了中国军人,因为这似乎不是人力能够做得到的。但是,电脑只能模拟常识性的东西,它永远也模拟不出一个民族重新觉醒时所能迸发出的力量。
其实,一些西方军事家早就认为,只有弄清楚上甘岭防线为何攻不破,才能真正了解到底什么才是中国军人。
空前惨烈的上甘岭战役,创造了至今为止人类战争火力密度的最高纪录:在不足4平方公里的阵地上,“联合国军”先后投入6万人的兵力,倾泻-了190万发炮弹和5000多枚航弹,最多的一天落弹达30万发。志愿军也陆续投入兵力4万余人,发射炮弹40万发。阵地上草木荡然无存,岩石构成的山头被打成半米多深的粉末堆……
在这样的常人难以想象的火海和弹雨中,钢铁般坚强的中国人民抗美援朝志愿军以劣质的装备和兵力,最终打退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火力的以美国为首的侵略者,捍卫了和张扬了这个古老国度的尊严与荣耀。
由于面对中国军人,范弗里特将军还是谨慎的集结了包括美第7师、美第187空降团、南朝鲜第2师、9师、加拿大步兵旅、菲律宾营、哥伦比亚营、阿比西尼亚营等部队在内的共计七万余人的庞大兵力。
与此同时,志愿军方面在判断敌人主攻方向上出现了意外,按常规把几乎所有的火炮和十五军的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到了易于美军机械化突击的西方山谷地,崎岖的五圣山只留下一个连秦-基伟也认为算不上主力的四十五师,兵力只有区区一万来人。这样,五圣山下敌方集中了六到七倍的优势兵力,至于火炮、飞机、补给等优势就更不必说,这场战役的前景似乎已经没有再讨论下去的必要了。
范弗里特计划用一天时间夺下五圣山前的两个小山包——597.9和537.7北山高地。这两个高地背后的洼地里有一个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叫做上甘岭,这场战役我方命名为“上甘岭战役”。
1952年10月14日凌晨3点半,上甘岭战役打响。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