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两个村子的村民安置进行的倒还算是有些章法,这主要还是因为哈桑对海德西村村民们情况的了解。海德西村是一个将近四千人的大村子,而那些新转移过来的村民也就是四五千人的样子,凭着哈桑对村子里的了解,根据来人人口数量的多少酌情安排到各家各户,虽然也乱了一气儿,可是好歹也算是安顿了下来。不过就算是这样还是有二三十户村民被安顿到了码头上那些新建的厂房里面。
索马里的家庭跟中国国内一些偏远的地方情况一样,都是以大家族的形式存在的。一户人家少的说也有十几个人,大户的人家差不多就有二三十人甚至更多,再加上索马里是一夫多妻制的国家,稍微富足一点儿的人家都是有两三个女主人,这样子子孙孙的聚在一起,家族想要不庞大也不可能了。
码头上这二三十户人家就有四五百个人,足足占了两栋新搭建起来的厂房,而且这些家庭所驱赶来的那些牛呀羊呀什么的,把个不大的码头区域占了一个满满当当,连带着空气之中都充满了牲口身上的搔膻味。
那些村民们看着这些新鲜样式的房子感到万般新奇,不时地用手在墙壁上敲敲打打的,发出了乱七八糟嘭嘭的声音。人们对这一切都感到新鲜,特别是在那些正准备继续搭建厂房的施工现场,也是围满了人。人们对那种刺刺拉拉旋转着拉出一溜火星,就已经把铁板切开了的工具感到新奇,不时的围拢在那些工人们面前问东问西的问个不停,而那些刚刚上手不久的新工人们此时也把腰板挺得笔直,一脸骄傲的告诉他们什么叫做无齿锯、什么叫做板材切割机、什么叫做手电钻,连那台隆隆作响的大功率柴油发电机跟前也围满了人指指点点,自然也有一些有见识的人向他们解释这就是发电机,至于这个东西为什么会发电可就不得而知了。
特别是码头上那一拉溜崭新的渔船更是成了人们围观的焦点,足足有两三百人围在码头边上看着这些“庞然大物”,他们不是没有见过大的渔船,那些到索马里领海里来偷捕的渔船哪一艘都比这些渔船大,可是眼前这些渔船可是他们迪尔人自己的渔船呀,仅这一点儿就足以让人们骄傲上一番的了。如果没有那一个班的战士们拉起了警戒线严防死守,估计人们早就窜到渔船上去探一个究竟了。
李斌皱着眉头看着码头上的情形,转头对身旁的哈桑吩咐道:
“哈桑,你安排一些人把这些围观的人劝回去,不要影响到我们的正常工作,这么混乱,一会如果有什么行动都会被他们耽搁下来。”
哈桑闻言自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