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空对空(第1页)

在苏明的对面,是一个由一架e-3“望楼”预警机、两架f-15e“攻击鹰”,两架f-16c、一架ea-6b“徘徊者”电子战飞机,这只是一个担任侦察任务的小分队,可是看到苏明他们只有一大三小四架飞机后,顿时起了比较一下,顺便探察一下这几架飞机姓能的想法。

苏明他们本来执行的是巡逻任务,只要对方不欺进到一定的范围之内,这个范围是指对方可以发动攻击的范围,虽然对方这个队形象是侦察为方,可是难保美国人不丧心病狂突然再次发动攻击。

双方就在相距一百多公里的空域中对峙着,超级雷电的雷达自然没有那么大的功率,只能接受超级米格传输给他们的数据,而就在双方不断绕圈的时候,突然雷达嘀嘀地发出了提示,原来不知不觉间,对方扩大了圈子的范围,最近的距离已经接近一百公里这个范围了。

在现代化的空战中,一百公里这是一个是否安全的判断范围,一旦双方的距离进入了这个范围,那么对方随时都可能发动攻击,三代机最显著的特别就是超视距攻击,而对方的飞机无论是f-15还是f-16都是三代机中的佼佼者。

在空空导弹出现以前,举凡空中格斗,都是以机炮攻击为主,而机炮的最远攻击距离只有几千米,而且有效射程只有一千多米,超过这个距离就没有什么危险了,所以空战就象是贴身肉搏一样。

德国是导弹的鼻祖,空空导弹也不例外,在二战末期,德国人就研制出了无线电指导的空空导弹,可惜还没有发挥作用就失败了,第一次使用空空导弹进行空战发生在中国,台湾空军用改造过的f-86发射了一枚aim-9b“响尾蛇”击落了了一架米格17战斗机,开创了空空导弹在实战击落战斗机的先河。

不过那个时候空空导弹还非常不完善,发射距离只有2-3公里,超出这个距离或低于这个距离也不能使用,而且发射的时候飞机还不能做大规模机动,而且这种飞机采用红外制导,只能在后方发动攻击,跟踪敌方飞机的尾焰口,一旦失去角度导弹就会失去目标自行坠毁,所以在空战中导弹并没有发挥什么作用,有人一度提出了“导弹不如炮弹,空中还靠拼刺刀”的理论,认为没必要去开发这种导弹。

这些人无视了任何武器出现的初期都是具有技术缺陷的,但是事物都是在发展中的,在国内对这种可以改变空战格局的武器无动于衷的时候,空空导弹在国外飞速发展着。

继红外制导之后,又出现了半主动雷达制导、红外/雷达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