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静姝低头不吭声,姜老太爷又道:“今日之事我不会告诉你母亲的,就当我带你们俩出去玩了,待会儿光明正大的回府,也不必钻狗洞了。”说最后一句时笑着看了如意一眼。如意不好意思的低下头,心里却是在想待会怎么安慰姜静姝,人家今日刚见了暗恋对象,这外祖父又将人家的伤口揭开,这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嘛。
不一会,马车就进了府,姜静姝和如意别了姜老太爷,一起回了芝兰院。巧书看到二人回来,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姑娘怎么这会子才回来?我还道出了什么事呢,吓得不行,你们要是再晚一些还不回来,我就去禀了夫人了。”
如意安慰了巧书,回头一看不见了姜静姝,于是就进了内室去,就见她伏在床上,肩膀耸动,却是哭了。
如意叹了一口气,走到床边坐下了,也不说话。等姜静姝哭累了,便伸手轻轻抚着她的背,慢慢道:“你为他这么哭,他可知道你叫什么?”
姜静姝身子僵了一下,如意又道:“他连你叫什么都不知道,如果他知道了你是谁,可还会喜欢你?他若知道了你将是五皇子妃,可还敢喜欢你?”
姜静姝正要反驳,如意打断她:“你先别急着否认,你自己想想,他只是一介商人,撑破天了也就是个皇商,徒有钱财而已,你又是谁?你是内阁首辅的孙女,京城姜家的大小姐。就算你愿意,就算家里也不反对,你就确定他敢娶你?”
姜静姝垂头不语,如意也在心里叹气,如果在现代,这大富商多少人撵着嫁,是再好不错的选择了。可这是古代,明明人人都离不开钱,还要装作视金钱如粪土的样子,尤其是权贵之家,仿佛任何东西沾上金钱就肮脏了一样,其实内里最是视钱如命。不是有句话说么,士农工商,商是排在最末位的。
普通百姓,视商人为不劳而获的阶层,认为他们不是生产,只是买卖货物,投机倒把,哄抬物价。而读书人却只认“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商人在他们那看来是跟铜臭打交道的,首先是读书人看不起商人,自命清高,做官之后依然看不起商人,慢慢的就形成一种社会风气。
如果不是姜静姝已经有婚约,或许如意还不会把话说这么死。因为有些商人尽管富可敌国,但要取得社会地位,就只能通过结交官府,或者花钱买一个官爵,像在清朝就有“候补道”。
如意认为,今天那富商会和世子在一起,就说明他在与权贵结交。许多成功的商人的经历说明,经商赚钱往往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一旦赚了钱,发财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