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命关天,事不宜迟,我们赶紧到隔壁县去找县令理论,去晚了那姑娘的贞节可就不保了。”
高必中扶起了这位老人,对老六跟老七说道。
“大人,您救人心切我们可以理解,但是毕竟那是别人的地盘,正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于公于私,我们都说不过去呀。”
老六犹豫了一下,拉住了高必中。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更何况区区一个县令,既然循私枉法,作为大唐子民,人人得而诛之,更何况我还是一县之令,跟唐王可是有数面之缘的。”
高必中不以为然,挣开了老六的双手,扶着老人继续向前走去。
“大人,那边什么情况也不了解,这样冒然前往,恐怕到时不但救不了人,反而把命搁在了那边。”
老六不依不挠,快步追了上来,拦住了高必中的去路。
“是呀,大人,再急也不在乎这一时。不如暂且安排这老人先住下,我们回县衙商量一下对策,免得乱了阵脚。”
老七也对高必中劝解道。
都说读书人沉着冷静,但是在这一件事情上去如此鲁莽,还不如手下两位习武之人来得稳重,这连高必中本人也觉得有些蹊跷。或许是对那县令草芥人命表示愤慨,或许是对那姑娘身陷囹圄表示同情,然而,其中真正的原因,高必中也说不清楚。
“是呀,大人,两位官差小哥说得在理,那阔老爷家大业大,府中家丁上百之众,若是硬闯,怕是连阔老爷的面都见不着,况且还有那县令为虎作怅,大人更奈他不何。”
那老人的情绪也稳定了一些,毕竟是从鬼门关走了遭,很多事情也看得更清晰了一些,现在又有人肯为自己洗冤昭雪,心中更是温暖,所以,他的心里不禁要保女儿平安,也不能让这些好人无辜送命。
高必中的县衙之中,灯火明亮,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到齐了,大家对救人的事情进行协商。
“我赞同老六的观点。就凭我们这几个人,根本没法跟别人相抗衡,别到时捉不到狐狸,反而引来一身骚。”
老二作为六个捕快之首,说话也相当有威信,他的观点也得到了其他五位的一致赞同。
“我不同意你们的说法,见死不救,跟为非做歹又有什么区别?我们力量弱,但是我们可以以智取胜,不一定要去硬拼。”
虽然师爷平时跟高必中的话语不多,但是在这事情上面的观点却是如出一辙。
“智取?说得轻巧,现在什么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