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小蒙的目光落在了最前方。他不是看讲台上的老师或黑板,他在看孙春英。孙春英坐在第一排的正中间,他越过一排排人头,把视线停在孙春英那里——就到那里为止,就像他在篮球场上,投三分球,瞄准篮筐,扔一个,再扔一个……吕小蒙觉得很快乐。
孙春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美,让他着迷。他为这种念头感到难为情,却无法控制。
他发现了一个“秘密”:每天放学后,孙春英就去学校图书室看书。这下终于逮着机会了。从此,他也不去操场了,他去图书室。他觉得好笑,一想到孙春英在那里,他又义无反顾了。这天,看着孙春英走进图书室,他在教室里磨蹭好一会,才出门走了过去。
图书室在学校东面的一排平房里。这排房子不作教学用途,是学校的荣誉室、体育器材室、图书室,还有一间是图书室管理员张老师的宿舍。吕小蒙对这排房子是熟悉的,因为他经常出入体育器材室,但他从来没有到图书室去过,就是从门前经过,他也很少朝里面看一眼。现在不同了,因为有了孙春英,图书室就有了特别的吸引力。因此,走到图书室门口时,他是紧张的,也是兴奋的。
图书室有三间房子,外面一间是报刊阅览室,三面靠墙地方,摆着报刊架,常听说的报纸这儿都有,每天更新。屋子中央是一张长桌。中间那间是图书阅览室,学生们可以根据张老师放在桌子上的藏书目录,想看什么问张老师要,不需要办理任何借阅手续。张老师从贮藏室里拿出来,学生看过就得还,不能私自带出去。最里面的那间房子是图书贮藏室,四面环墙都是七八层高的书架,中间还有两排矮一点的书架。学生可以通过借阅证登记借出。不过,借阅证是需要出钱的,而且不像在阅览室那样可以随意调换,很多人还是愿意来阅览室。
走进报刊阅览室,没有看到孙春英。吕小蒙想进到里间去,又觉得唐突,就找了空位坐下来,取下报夹,装模作样地看。他的耳朵伸进了隔壁房间,里面鸦雀无声,静得听得到自己的心跳。径直闯进去又太冒昧,这样退出来又不甘心,吕小蒙心猿意马了。他把报夹翻来翻去,动作有些大,旁边人也注意他了,他只好安静下来,把目光聚集到报纸上。这时候,他看到上面的任志宏的名字。
这是任志宏写的一篇报道,说的是蒙城绣品厂接到一宗外贸大单,赚取了可观外汇,为本市做出了贡献。吕小蒙想,怎么没有写蒙城电缆厂呢?任志宏和孙银成不是好朋友吗?随即笑话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奇怪想法。
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