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1)班的黑板报出得好,张凤仙很想来看看,正好学校组织这次活动,她作为班上的学习委员参与了。
景东方的诗,确实好。张凤仙很少读诗,景东方送给她的徐志摩诗集一直放在枕边,有时间就翻翻,诗句轻盈,空灵,有一种朦胧轻柔的美。她觉得景东方的诗风和他不同。
吕小蒙的散文,不太长,但描绘的情景却熟悉,可以说亲切。她接连读了几遍,越读越有滋味,想不到这个看似粗野的高大男生内心这么细腻,文笔还这样好。吕小蒙在不远处,张凤仙朝他微笑了一下。吕小蒙走过来,大大咧咧地说:“你也来的?”到她身边时,他悄悄对她耳语道:“好久不去我家了吧?外婆时常提起你。”张凤仙听了,脸红到了耳根,这是一句体己话,是一种情意。她回应道:“我也想姨婆的,有时间去看看她。”
景东方正在走廊里同人说话,看到张凤仙,快步走进来。脸上充满兴奋和自豪,她告诉张凤仙,这次和吕小蒙配合得非常好,有了他的帮助,今后班上搞些活动就省力多了。
张凤仙环顾一下教室,问起张景明和吴荷花。景东方说,你认识吴荷花?张凤仙说,是啊,她是孟小楠的初中同学,她们要好,景东方说,原来是这样,同学们都去操场了,班主任让我们几个留下来。
回到教室,张凤仙向班长曾柯柯说起(1)班黑板报的事情,曾柯柯说,小蒙他点子多,脑子活,做事也认真,我们要向他学习。张凤仙又向他介绍景东方,曾柯柯热情地回应道:“(1)班文科人才多,可以与他们结成对子,搞些互动交流。”张凤仙说这个主意好。
受到学校领导和老师同学们的表扬,意外之喜极大地鼓舞了景东方,她萌生了一个念头:成立文学社,办一份文学小报。
逮着机会,她和孙春英商量。孙春英说,这方面我可是个门外汉,不过,如果你们觉得合适,我可以替你们跑跑龙套。成立文学社,是件好事。你有没有征求过姜老师的意见?
“还没有。”景东方说,“我先问问你的,你觉得可行,我再去同姜老师说。”
“我觉得可行。”
“那就太好了。”景东方愉快地说。
景东方又找到吕小蒙、任华平,说她的想法。吕小蒙想,有了文学社,办起文学小报,就有了写作氛围,今后他的文章也有地方刊登了。他当即表示同意。任华平说,我能做什么?写作上我不行。
景东方说:“你能帮上大忙,文学小报指望你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