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多久,文学小报的稿子收齐了,有景东方的长诗,吕小蒙的散文,孙春英的读后感,张景明的论文,还有其他几位同学的记叙文。景东方她们利用放学时间审阅稿件,讨论版面布局等。
任志宏在任华平的房间里无意中看到了那些稿件,饶有兴趣地翻看了几篇,顿时喜形于色。他问儿子这诗是谁写的?任华平说,是我们班的景东方写的。任志宏说,一个高中学生就能写出这样的诗,极为难得啊,他随即读起来:
请深入,像蜜蜂深入花蕊,葡萄酒
深入夜光杯,酸甜苦辣,深入生活,
而一缕炊烟,一个生病的月亮,
几句乡音,深入久远的故乡
请深入,深入一个词语的成分,深入他的
近邻和远亲,深入他身体里的冷和暖;
深入一个女人的闺房,深入她的前世和今生,
深入她爱情里的疾病:死去和活来
也请丰收前,深入一个玉米,田野中
怀孕的喜悦;隆冬前,深入一块铁块,
熔炉中火红的激情;而在岁月的门槛前
深入母亲的苦难,和父亲的沧桑。
……,……
看到父亲这样有兴致,任华平就说小报刻出来后,请父亲带到办公室去油印出来。任志宏高兴地答应,并提出报头让他来写。
得到了父亲的鼓励,任华平劲头足了。每天做完作业,就埋头刻起钢板。
差不多用了一个星期,《大运河畔》创刊号刻出来了。任志宏很满意,他题写了报头,让秘书打印一百份,留下几份,其余的给了任华平。
第二天,景东方接过厚实的包裹,立即猜到小报印出来了,她打开包裹,一股浓郁的油墨味瞬间弥漫开来。同学们纷纷围过来,几乎人手一份地抢去。
大家被小报的图文并茂的版面吸引了,特别是报头“大运河畔”,遒劲有力,很是醒目。
“任华平,没想到,你把它做得这样好,”景东方赞叹道,接着指着报头轻声问,“你写的?”
“我哪有这本事?是我爸写的!”任华平得意地说,“我爸说了,高中生办出这样一份文学小报来,不简单。”
“你爸是谁?这么厉害?”景东方问。
“是蒙城政府的办公室主任,我们镇上的一技笔。”吕小蒙大声说。
“我就说呢——代我们谢谢你爸!”景东方对任华平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