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杨非再次从北京启程,前往芗城中国女排基地,已经是女排世界锦标赛过后的半个多月了。
这一次,杨非不是自己一个人来的。和他从北京结伴同行的还有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办公室的干事赵一楠。
他们是要来芗城,与正在这里封闭集训的中国女排二队汇合,一同前往泰国参加国际排联23岁以下女排世界锦标赛。杨非这次的身份依然是随队新闻官,而赵一楠则是这支今年临时组建的队伍的“临时”领队。
不知为什么,杨非非常期待这次23岁以下世青赛之行。虽然工作十来年,他已经多次担任中国女排的随队记者、新闻官等职务,和队伍一同出战世锦赛、世界杯等世界大赛。但跟随一支青年队出征,对于他而言还是第一次,也充满了很多新鲜感。
如果说半年前的中国国际女排邀请赛时,杨非对中国女排二队的那些年轻人有了初步印象的话,刚刚过去的女排世锦赛,让他对经过魏心荻悉心指导的王筱晴、方晗两名中国女排的年轻翘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与认识。杨非真的很想再看一看,这支年轻的后备军经过了小半年的训练,究竟进步成了什么样子。
无论是从北京到鹭岛的飞机上,还是从鹭岛到芗城的机场大巴车上,杨非一想到这些,都会愣着出神。每每此刻,赵一楠都会善意地打趣他,问他是不是又想着魏心荻了。
杨非和赵一楠原本就是好友,两人相识的时间,不比他与魏心荻认识的时间短,所以赵一楠自然也知道他和魏心荻之间的故事。
“你小子,这么多年都没再找一个女朋友。小魏呢,在国外也一直单身。你们俩这种现状,只是一个巧合吗?现在,她回来了,你也还在排球圈……怎么,你们就没有可能再续前缘吗?”赵一楠颇有些认真地问道。
“咱能不说这个话题吗?”杨非心知赵一楠并无恶意,而只是关心他,便故意皱着眉头,用一个反问句“怼”了回去。
赵一楠哈哈一笑,拍了拍杨非的肩膀。两人向车窗外望去,芗城女排基地大门口那座标志性的排球女将雕塑已经近在眼前了。
在基地公寓放下行李,杨非便和赵一楠一同去了训练馆。一走进熟悉的训练馆大楼,两人在一楼就听到楼上传来的乒乒乓乓的扣球声,和年轻姑娘们热火朝天的呐喊声。
“她们这是在干吗呢?”赵一楠现场观看队伍训练次数不多,被这些声音搞得一头雾水。
“她们啊,”杨非笑着说,“肯定在打队内对抗呢!走,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