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罗沙很忙,忙得几乎没时间去想萧潇的事情。()她要将凤西楼抄录好的“宪章”,重新再审查一遍,过程中也时常与凤西楼进行讨论,不知不觉间,已然到了正月十五。
虽说史记元宵节起源于汉代,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但我国民间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却可追溯到春秋时期。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于是,吃元宵的习俗就这样流传下来了。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浚国战乱,百姓哪里还顾得上元宵节?晚上的灯会自然取消了,民间的“走百病”也成了祈求平息战乱与为那些即将赴沙场杀敌的亲人们的祈福。虽然这只是形式上的一种美好心愿,但白天时,罗沙还是拖着凤西楼来到城中,与那些妇女们一起沿墙过桥走到了郊外。红菱倒是没什么,但一身男装的罗沙,拖着凤西楼与玄英、青岚,夹在一群妇女中间,还真是有够尴尬的。除了凤西楼与罗沙一脸的坦然之外,玄英与青岚的脸色自然难看得很,而人群中夹了这么几个出色的人物,一路上引得不少女子都羞红着脸,或是指指点点,又或是偷眼相看,有几个大胆的少女甚至娇羞地向青岚与玄英送上了自己的手帕,弄得他们好不尴尬。
当然,不是说罗沙与凤西楼不受人欢迎,只是凤西楼身上那种不自觉间流露出的气势与疏离感,连带着让在他身边的罗沙也没人敢靠近了。当然,也有例外的!蓉城城主韩昱之女韩晴倒是大大方方的叫丫环送来了自己的手帕。凤西楼自然不会收了,不过人家大小姐也大方的很,虽被拒绝了也没在意,还远远地投来礼貌的一笑。罗沙认得她,她正是腊月三十扮作女娲跳祭祀舞的那位,除了容貌秀美端庄,还透着几分英气,倒是十分合罗沙的眼缘。听说那韩昱膝下只此一女,从小就视为掌上明珠,今年已经十六了,却还舍不得将她嫁出去。那大小姐倒也不象一般的仕族女子那般娇惯,虽从小就被家人宠着、护着,却知书达礼,进退有序,加上自幼聪慧、好学,能过目不忘,韩昱也找来不少有学之士,除了教她读书识字,连兵书兵法也有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