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了单位门口,马龙腾还犹豫呢,就见门卫笑呵呵的恭喜道:“马主任,领导们都在等你呢。”
等他到了会议室才发现,王爽大记者也在呢,主管副省长端坐在场,正冲他热情的招手呢。
尽管还有争议,但省里态度已经明确了:充分肯定漠北村的做法,他们吃螃蟹吃对了,这篇报道一点都没问题,反倒是给全省各地市提供了一份宝贵的经验。
马龙腾还想说这方面还得加强,方红剑那些口号还值得商榷,就听厚厚的会议桌发出了声音,副省长似乎猜出了他们的担忧,声音洪亮的说:“老马,当务之急,你们还得跑一趟漠北村,好好总结经验,省里已经决定,明天的省报拿出几个版面,转载央广新闻,同时……”
“老王,我寻思干到退休就行了,没想到咱老哥俩还干成了这么大的一件事,虽然不能名垂前世,但这一段历史上有咱俩的名。”马龙腾揉着额头,心里想着,悄悄的对着对面的王爽竖起了大拇指。
王爽看出了他的谢意和感慨,端起茶杯轻轻的抿着茶水,猛的打了个饱嗝,回敬了马龙腾一个得意的表情。
这老王拼命三郎绰号都出名了,他被单位叫走谈话之后,领导上来就是一顿狂风暴雨的责骂。
人家老王根本就没服气,无论领导怎么声讨这件事,报社压力重重,他指了指背来的一沓子材料,眼皮都没怎么抬,直接声明了:事实是新闻的生命,所有素材都在这里,每个大事小情都有佐证,文中时间地点人物都是真实的,就这么写了,文责自负。
遇到这么个硬骨头,领导也没脾气,只能出于保护,把他留在了单位,省的他回家了再弄出了什么事来了。
没想到王爽早有准备,在这行干了这么多年,人脉资源不少,早就把写好的稿子,转给了几个新闻界同行。
其中,在央广发的那篇就是最好朋友弄出去的。
在单位留置的两天,单位也派了人看着他,不停的给他做思想工作,好叫他处分下来了,必须服从,还得写个深刻的检查。
对付老王这种人,没别的办法,说说不过他,讲不过他,还不敢得罪,唯恐以后成了他笔下的反面人物,只能好酒好菜供着。
所以,他小日子过得比马龙腾好多了。
明天开始,省报开始刊发发展多样经济为主题的《莫把开头当过头》大讨论,同时省里正在下达紧急通知,组织各级党委政-府进行深入讨论。
争议归争议,这两步棋同时进行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