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童贯凯旋(第1页)

半个月后,康王将李成四下送给他的三套玻璃制品送进宫中献给了徽宗和皇后、太子。果然大得徽宗赞赏,尤其是送给太子那套,更是赞不绝口。不但在宫中多次称赞赵构至孝,更在百官面前提议有赵构代替生病的太子处理一些不太重要的琐事。

索然是琐事,却让赵构开心了好久,也让他初次尝到了权力的滋味。五月端午的时候,徽宗和太子宴请百官,竟然也一次下旨命康王,齐王陪同。旨意一下,赵康王府中登时热闹了起来。赵构更是高兴的接连派人送了两架黄花梨大屏风,官窑瓷器数套,其他珠宝无数,李成只是把官窑瓷器和屏风留下,那些珠宝和金银都退了回去。

他可不想拿这些价值不大的东西,珠宝这些,他自己家里根本不缺,而赵构那里虽然是皇子王爷,可是实际的开销和收入都基本只能持平,这时的这些珠宝,自己接受了,过段时间赵构万一兴头下去了,想起来心疼了,对李成有了芥蒂,那就得不偿失了。

虽然康王府一片热闹,汴京城中依旧夜夜笙歌,师师那里他也没有时常前去,只是派人送了两只玻璃茶碗给她,二天师师便感动地潜来李成家里私会,让李成大感人生的幸福。

算算时间差不多了,童贯在前方作战相信也快有消息了。只是李全还没有回来,让他十分的担心。

钻进书房练了一会书法,就开始准备再烧制点什么东西,他烧制的几件玻璃都已经被徽宗和太子珍藏起来,赵构后来由磨着李成要了几枝玻璃笔杆,装上笔头又送进了宫中去。

徽宗便将这二十支玻璃笔赏了蔡京四枝,童贯两枝,王黼两枝,这两件东西一赏下去,也同时惹来一片惊叹,市见仿制的也大量涌现,只是这些仿制的玻璃都是古法烧制,一来颜色难以纯净,由于退火不好,往往用不了半个月也都渐渐断裂。只有出自李成手中的玻璃坚实如常,这样一来。从李成这里流出去的玻璃渐渐被与普通古法玻璃区别开了,价值也几乎达到了令人瞠目的地步,比起那些皮蛋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一枝透明的玻璃笔,市价已经到了一千两白银,若是铜钱就要一千三百贯。只是这些玻璃笔杆除了康王府和皇宫,别处都没有,而得到这些玻璃笔的官员也都小心珍藏不肯轻易出手,使得这些玻璃器皿价钱虽然奇高却还是难得一见。

李成多玻璃的控制一直小心翼翼,并没有让玻璃的源头被人发现。这些玻璃器皿的价格渐渐被抬高之后,家里的玻璃镜李成也开始吩咐素娥不可以轻易被人看到。只是由于皇后宫中的那两面打镜已出现便引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