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4章 因地制宜(第1页)

其实这种情况,在那些达官贵人的身份之上,还是非常常见的。

因为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现在条件当中的这些官员,基本上都是官二代所上位的。

而既然是官二代,那么他们从小所受到的这种熏陶,受到的这种意识的变化,其实就是以他们的利

益为中心的。

可以说,在他们的眼中。

平民百姓根本就不存在着任何关于尊严也好,任何关于价值也好,各方面的认知,对于他们而言,

这些人如同猪狗一样。

只是让他们宰割的。

而不同的是,猪狗他们宰割的是他们的肉,而普通百姓,则是他们的一生,他们的劳动,他们的身

体。

所以对于这些从官二代上位的人,他们在去遇到一些事情,去解决一些事情的过程当中,他们的思

维方式,完完全全是依赖于这方面的情况的。

他们根本就不懂得,普通的百姓,他们现在正在经历着什么样的生活。

就像之前,张宝他们在村子里面吃不饱的时候,别说是朝廷当中的达官贵人,就算是在他们的县府

当中,他们县令,根本也不清楚周边的人,他们的百姓是什么样的生活。

而且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县令根本就不在乎这些百姓的死活,因为他们知道这些百姓的生存能力

和繁衍能力是非常强的。

就算是一个村子完全死绝了。

那么恐怕等到后面,其他地方的人来了以后,用不了几年的时间,又会变成一个人满为患的村子。

而另外一个方面,只要他们能够交上税款,交上税粮来,只要他的这个官职,还是县太爷。

那么对于他们而言,根本就没有任何的问题。

再加上其实这么多年来,朝廷在政务方面的荒芜,因为正常按照情况来说,一般情况下,朝廷是需

要对各级官员是有着考评的,是要需要去考虑他们的业绩,考虑他们的执政的能力。

但是朝廷的昏庸,让这些方面的东西,要么是形同虚设的,流于表面,要么就是有着可以操作的东

西。

就好像上面的人下来去检查,这种县令的政绩。

那么县令他只需要去送上银子,只需要送上美女,那么把上面来的个人伺候好了以后,上面的官

员,自然不会把真实的情况就报上去。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