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路的时候我带了两瓶酒。
我不知道父亲是否还记得,在十四年前的山林里,他那嘴甜心憨的儿子,在尽情享受了父亲狩猎而来的山珍野味之后,咂吧着满嘴的余香时说的那些话:长大了我给爸爸挣钱打酒喝。那时候父亲喝的是烈性的包谷酒,散装的,盛放在溪水坪食品店的酒坛子里,五毛钱一斤。那时候父亲最梦寐以求的酒是六十度太白和秦川大曲。今天,我给父亲带回了享誉中外的茅台酒。
上路之前我先抽空回了趟商州,拜见了式微妈妈。
十四年前,我离开樱桃谷 ,就从父亲的悲伤中回到式微妈妈的绝望里。
那时候,式微妈妈总也接受不了爱情的失败与愁怀无托的凄凉境遇,在她任教的那所乡村小学,她是一夜间就萎靡成不堪一击的黄脸婆,所有的美丽与高贵,所有的属于知识女性的优雅和书卷气,都在顷刻间荡然无存。在无休止的恍惚与惊悸之中,她竟无力胜任她曾经驾驭自如的工作,最后只得带着满脸的憔悴和通身的疲惫从特级教师的岗位上退下来。一头白发的她,默默地忍受着人们对她的侧目冷看,惊谔间,她那因婚姻的失败而一蹶不振的事实,就成了任公众嘲弄的活靶子。
我曾经在无数个黑夜和白天,亲眼细瞧着式微妈妈的忧伤,亲眼细瞧着那些剥蚀她生命的磨难与愁苦,是怎样一天一天郁积在她对自己的无望、对生命的无奈之中;
我还目睹了式微妈妈的失意,目睹了她因为痛失所爱而从自强自尊的颠峰无限坠落的过程,目睹了是什么日积月累压榨着她,又是什么终日凝结在她的眉头,承压在她瘦弱的肩膀上,把她拖垮。
好时光从此荒芜,式微妈妈勉强在小学校的阅览室里谋到了一份填写卡片发放图书的工作,养家糊口,供应我读完初中又念上高中。
我考上大学那年她送我去车站,汽车徐徐开动时她才嗫嗫嚅嚅对我说:“寒假回来的时候,去一下西安的兴善寺,给妈妈请一尊观音回来。”
观音?!式微妈妈会信观音?!
我无比惊谔,不敢抬眼看一看她的脸,也不相信她说的会是真的——难道,我的式微妈妈,她真的需要这种入禅入道的精神皈依?
式微妈妈说:“你考上大学了,我这一生也快交代完了,再也无所思无所想,无怨无悔了。我想找个清静一点儿的地方呆着,可惜找不到。青灯古刹是太奢侈的梦了,找不见,又去不了,我只好夜夜在佛前跪起。”
那一瞬间,我哭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