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孟国忠说出巧珍儿的病有可能治愈时,吴大锤和林芳夫妇激动万分,他吞吞吐吐的把女儿病的原因告诉给孟国忠和王城,并要求他们保守秘密。
那是三年前盛夏的一天中午,蝉鸣声响彻在旮旯窝村每一个角落,这种声音加上炎热的天气令人心烦意乱。
猪峰脚下吴大锤家中,吴大锤和林芳夫妇二人坐在凳子上,吴大锤不停地抽着报纸卷成的毛烟,呛人的烟雾弥漫整个房间。
吴大锤用力抽了一大口,呛得他咳嗽了好大一会儿,他把烟头在桌子上拧灭,小心地揣在口袋中,望着林芳说:“巧珍儿他娘,恁说巧珍儿考不上大学能干啥呀?这些年为了她上学,学费、书费、补课费花光了咱存的钱儿,本指望她有出息后嫁到城里,咱也能跟她享两天福,唉!还不如甭供她上学哩!小学毕业就跟着咱出去打工,这日子也不会这么苦!”
林芳看着男人才刚刚四十岁,头发就已经花白,枯黑干瘦的脸上布满了深深的沟壑,浑浊的眼睛中透着无奈和失落,她心中感到一阵难过。
不过想到巧珍儿是她们唯一的女儿,就算再不争气,当娘的也会原谅她。
林芳不像吴大锤一样大字不识一筐,她读过几年书,自然见识比丈夫高一些。
她给吴大锤倒了一碗水,端到他手中说:“巧珍儿她爹,俺觉得孩子已经很努力了,整天黑夜儿白夜儿学,没考上能咋了?活人还能让尿憋死?再说了,高中毕业在旮旯窝村已经是秀才了,将来跟着咱俩出外打工,学点儿技术,还不混碗饭吃?再说咱闺女长得恁好看,说不定还能让城里的小伙儿相中呢,甭生气了,闺女在屋里正哭哩,俺去哄哄她。”
吴大锤其实也就是发几句牢骚,女儿是他的心肝儿宝贝儿,巧珍儿长这么大,从来没有让她下地干过活儿,在外打工挣点钱不舍得吃,不舍得喝,过年回家时,总是给巧珍儿捎来各种礼物,看着女儿高兴的样子,他心里也乐开了花。
旮旯窝村如巧珍儿这样的女孩儿有很多,但基本都没上过什么学,因为农村普遍有种习俗,养女儿为了将来出嫁回收彩礼发笔小财,“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这种传统思想根深蒂固,所以不会在女儿身上投资,做亏本的买卖。
但吴大锤为了能让女儿将来过上好日子,心想就算砸锅卖铁也得把巧珍供成大学生,出人头地。他为了多挣钱,在工地上三班倒时,都是连续干两个班,年轻轻就累出了一身毛病。
山里人心地善良,但拙口笨腮,吴大锤也知道巧珍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