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春雨贵如油”,孟国忠痴痴地看着细雨蒙蒙,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滴雨水,融入这片贫困的山区农村。
听到贾赛花的呼喊,孟国忠和王城来到她家的院子前,孟国忠伸手推开院子的大门,不禁大吃一惊。
从院门口到堂屋门前有一条用石头铺成的小路,石头大小和形状基本相同,非常规整,小路有一米多宽,路上有两个分支,分别通向东屋配房和厕所,小路的旁边规划了几个小方块,里面种着月季花,这个季节正是月季花盛开的季节,拳头大小的花朵有粉的、黄的、红的、紫的,它们紧紧的挨在一起,花瓣上布满了水珠,晶莹剔透,淡淡的清香扑面而来,令孟国忠顿时精神一振,他随口吟出“知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这首杨万里的千古名句。
靠着围墙堆满了成捆的藤条和荆条,足足有几十捆,贾赛花说:“孟书记,那些藤条和荆条是继深大爷派人给俺送来的,准备培训编筐用。”
孟国忠听后非常兴奋,他连声说好。王为民部长在第一书记开班学习讲话时指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柱,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是发展农村服务功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建强基层组织,提高党员核心凝聚力的迫切需要。”
要想在旮旯窝村发展村集体经济,要因地制宜、一村一策、积极稳妥、量力而行,要一切从实际出发,选准发展路子。孟国忠从这两天的走访看到,旮旯窝村最好的资源就是大山,山上有藤条和荆条,贾赛花又继承了王坤的编筐手艺,还有销售的渠道,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倘若能在旮旯窝村培养出一批编筐人才,提供出一定数量的专业技术岗位和公益岗位,就能为全面脱贫提供基础和保障。
王城看到孟国忠举着纸片,盯着那些藤条和荆条出神,提醒道:“孟书记,进屋吧,衣服一会儿就湿透了。”
孟国忠从恍惚中反应过来,尴尬地发现,王城和贾赛花站在他身旁,身上都是水,急忙说道:“我刚才走神了,快进屋,快进屋。”
三人沿着石头小路推开堂屋大门,进入房间中。
“啊!”孟国忠不由惊呼一声。
他看到整个房间堆满了各种藤条和荆条制品,个个造型独特,栩栩如生,藤条类有藤席、藤制小桌,小椅,沙发,茶几,还有手提篮、罐、茶杯、花盆等。荆条类有筐子、篮子、车耙、粮食垛等等,不过颜色有些发乌,似乎是多年前制作而成。
孟国忠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