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山穷水尽(第1页)

孟国忠通过调解贾继深和贾六的关系,无形中把旮旯窝村村民绿化青山的积极性带动了起来,这样做不仅可以彻底治理好泥石流,而且可以创造价值,让众多群众有了收入。

第二天孟国忠因为这事儿专门去复兴镇给张守义书记汇报,张书记听到这个汇报后,非常高兴,但是他指出种树必须统一指挥,统一规划,不可乱种,他联系鹿台县林业局专家,精心设计,又拨下一笔款项对虎峰进行维护,整体效果是呈现阶梯模式,一层种树,一层种粮食作物,逐阶向下,旁边留有排水道。这样规划下来,若干年后,就会呈现一层梯田,一层绿,当然这是个长远规划,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但一年不行两年,两年不行十年,总有一天虎峰这片荒芜的大山会变成翠绿青山。目前林业局工作人员根据这一规划把种植果树的地方详细划分,形成十几个区域,然后根据交款顺序,让投资种树的人自行选择承包。

这一日,孟国忠和王城在房间里正在工作,贾赛花气喘吁吁跑进来兴奋地说:“孟书记,大好消息,大好消息。恁快去看看吧!”

经过询问,孟国忠得知数月前上报扶贫办的项目‘荆藤工艺厂’终于获批,工程设计师高工带着三名工作人员已经来到猪峰,孟国忠听后非常高兴,兴冲冲地跟着贾赛花前往猪峰跑去。

王城也要去,孟国忠考虑到刚下过雨,路不好走,到猪峰的路途有些远,担心他身体受不了,遂劝说王城不要去,所以只好作罢。

孟国忠他们走了将近一个钟头才到达猪峰,如今正值七月中旬,那片空旷地上的玉米已经一人多高了,粗壮的玉米杆上都长着一到两个玉米穗,上面布满了水滴。

天气闷热的要命,酷热拼命地蒸发着地面的潮湿,借着光线看到一缕缕白烟袅袅从地面升起,没有一丝风,猪峰上的树木和杂草都显得无精打采,知了疯狂地嘶鸣着,使人听后心烦意乱。

在地头田埂阴凉处,坐着四个人,其中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和三个小伙子,他们光着膀子,肩头上搭着一条毛巾,手里各自拿着一把折扇使劲摇动着,就这样,汗滴依旧顺着脸颊淌下。

李奶奶从石屋中走出,一手提着暖壶,一手提着一个塑料袋,颤巍巍地朝四人走去。

那个老者看到李奶奶过来,匆忙站起身,一个小伙子走过去接过暖壶和塑料袋,放下暖壶,从塑料袋里拿出几只粗瓷大碗,放在土地上,倒上水。

“同志,俺听赛花儿说恁要在这里建工厂?”

那位老者喝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