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柳暗花明(第1页)

荆藤工艺厂项目从上报到入项目库再到审批下来经过了四个多月时间,经过一系列手续完善,终于可以施工了,但却忽略了猪峰交通不便的问题,孟国忠和旮旯窝村的全体村民把脱贫致富的希望寄托到这个项目上,特别是当孟国忠听到这个项目不能实施之时,内心要崩溃了,他决心要继续争取资金力争让这个项目上马。

高工经过粗略核算,告诉孟国忠材料的运输费用,这个数字把他吓了一跳,因为它同建厂房费用差不多,如此高额的运输费用,对孟国忠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他苦楚着脸问这个项目可以拖延多久实施,高工说入项目库后,本年度必须实施,如果不实施的话,就作废了。

现在是七月中旬,也就是还有四个半月的时间,但高工说因为某种原因,他最多可以等两个月。

时间紧迫,孟国忠立即打电话把情况给张守义书记汇报,张书记听后也很着急,他联系县扶贫办和某些领导,给出的答复是无能为力,他无奈地给孟国忠回了电话。

孟国忠又把这件事汇报给安局长,让他想想办法,但因为资金额太大,安局长也爱莫能助,他好好安慰孟国忠,让他明年把计划列好再上报一次。

孟国忠一屁股坐在地头上,双手抱着脑袋,眼泪从眼睛中涌出,他想起了李熠《子夜歌》中的一句诗:“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他入村就下定决心,要带着一颗心来,捧着一颗心走,为了旮旯窝村贫困群众全面脱贫奔小康,他付出了心血和汗水,甚至差点献出宝贵的生命,好不容易要成立特色产业基地,想把这个项目发扬光大,却遇到了无法克服的困难,这个现实对孟国忠打击太大了。项目不能实施,那些学习荆藤编制技术的村民们就会无功而返,项目不能实施,旮旯窝村造血式扶贫进程就会变慢,村民实现小康的梦想就会延期。

高工看到孟国忠如此伤心,如此投入,非常感动,他思索片刻说道:“孟书记,不要着急,办法总比困难多,我尽量宽限施工时间,希望通过你的努力让这个项目快些实施,这是我的电话,有消息联系我。”

孟国忠记下了高工的手机号码,挽留他们吃过饭再走,但高工还有其他事情,同那三个小伙一道告辞离去。

贾赛花深情地看着眼前这个男人,入村时,他穿着得体,面色白皙,一看就是地道的城里人,如今头发蓬乱,脸色黝黑,也瘦了很多,裤腿上全是泥巴,脚上穿的一双白色旅游鞋也成了黑灰色,他彻底成了一个地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