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薄雾在村庄缭绕。一座破旧的茅草房被淹没在树荫里。学校上课的哨声响了。村小老师邹家和戴着眼镜,穿着一个蓝色洗了发白的中山装,文质杉杉的样子,他站在教室门前吹响了哨子,学生们奔进了教室,教室只有两扇窗子,光线阴暗。
丁海朋背着书包从泥泞的路上跑过,他脏兮兮的脸上,闪着一双灵动的大眼睛,衣服却是宽大破旧的显得不合体。丁海朋气喘吁吁地跑到教室,他先放下手中的猪草袋子,然后哈着腰,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望着老师说:“老师,我又迟到了。”
邹家和推了推眼镜,说道:“又去打猪草了。”丁海朋只顾喘气,没有回答老师的话。邹家和说:“能来就好,能来就好。快到坐位上去吧。”
丁海朋找到位置坐下,老师让他往前坐。邹家和轻声叹口气,教室里的人越来越少了,教室变空了,邹家和很是无奈,日子穷,交不起学费,孩子们过早的参加了劳动。可是,邹老师还是打开了课本,对五位同学说:“现在开始上课了。”教室没有朗读的书声,满眼都是穷苦的样子,邹老师必须要执行上级的指示,坚守着讲坛,他要讲“学习雷峰好榜样”,他要讲“五讲四美三热爱”,他始终坚信是一句读书人坚信的“知识改变命运”,可是在这样穷的日子里,有谁听他的呢,有谁理解他呢。
刘扣英来到了村小学,她透过窗户里看到邹家和上课认真的态度。邹家和看到刘扣英来了。准备停下课,刘扣英示意他继续上课。
邹家和让同学们跟着他朗读,教室里传出了邹家和朗诵的声音:“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老师读一句,同学们跟着读一句。
刘扣英坐在教室前土墩子上,学生一天比一天少,她心里难受。这都是穷引起的。她望着教室前的槐树发呆。下课了,同学们走出了教室,刘扣英走进了教室。她与邹家和相视一笑,他们都知道对方心里想的什么。刘扣英对邹家和说:“就是只剩下一个学生也要教好他们,他们是村里的根啊。”邹家和说:“刘支书,这个我懂,可是,现在穷得肚子的都吃不饱了。”刘扣英说:“再穷不能穷教育。”说着从袋里掏出一张票给邹家和,说道:“这是滕副社长上次给我的肉票,你补补身体,一定要把我们村的孩子教育好,这是我们的共同的责任,更是社员们的希望。”
王大全匆匆来到学校,把刘扣英拉到一边说:“汤东林那小子带着几个社员在村部,逼着村里开证明。”
刘扣英嘱咐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