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齐月圆(第1页)

天渐黑,村庄的炊烟在上空缭绕。在苏州与昆山之间的一条小河边上的船上。杨秀芳切着青菜,齐月圆将一把面条散进了锅里,然后再将切好的青菜放进了锅里,而后喊道:“丫头,今天吃青菜面条。”

杨秀芳望着丫头,一双大眼睛扑闪扑闪的。说道:“月圆,别老是丫头丫头的,孩子六岁了,也该起个名字了。”

齐月圆望了望阳澄湖的,随口说道:“就叫齐兴澄吧,纪念我们从兴化来到了阳澄湖。”

杨秀芳看了一眼齐月圆说:“这名字还行。出来五年了,日子过得苦巴巴。”

吃过晚饭,船舱里点起一盏昏暗的小油灯,远处公路上汽车的灯光时不时射进船舱内,落下了斑斑点点的光影。齐兴澄睡着了,齐月圆伸了个懒腰,一天的疲痨随着懒腰消失了。他静静地坐在床头,回想起这几年的打拼,吃苦不怕,他也学到了很多。做了一些活,都是国营建筑单位不愿意做、没人做的脏活,做得脏、苦、累的活,人家单位为了节约开支,只给他小工的工资,这一切齐月圆心中都有数,但是不敢说,都是苦熬的活。就这样,练就齐月圆不愿多说话的性格,每天回家后,有话就跟老婆说。既是跟老婆说,也是把在外面受到的磨难、曲折、委屈、饥饿全部留在心中,埋藏起来,他是怕妻子担心,藏在心中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能把一个人受的苦,由一个人承担。他总是把今天赚了二元钱、今天遇到好人了、明天哪儿可以去做活了等好消息告诉妻子,让一个人的快乐变成与妻子两个人的快乐,妻子再告诉齐兴澄,就变成了全家的欢乐。

这个在外打拼的家庭就这样用精神相互支撑着,奋力前行着。但是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齐月圆都会想起远在江北兴化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在农村怎么样,是不是因为他外流了,家里缺少了劳动力,爸妈更要吃苦了,他听人说,外流户生产队要扣口粮的,被村里人瞧不起。最让他头疼的事,他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不敢暴露自己的身份,不敢说自己是来自兴化,万一被人认出了,汇报到老家,不知什么时候就会被家乡来寻找的人“抓”了回去,“抓”回去就惨了,就前功尽弃了,吃了那么多年的苦就白吃了。自从遇到过章元同后,他是十分的警惕加小心,谨小慎微,无论在干活还是找活时,尽量用眼睛看,用头脑思考。他越是这样,给他找活做也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他学会了忍辱负重,学乖巧了,变得成熟了。

不管吃多少苦,他的身体里流着父亲那刚强的血,他牢记着父亲关照他的当一个人一无所的时候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