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书山无涯山中有路(第1页)

苏建国紧皱着眉,手拿着两色铅笔在那画好的火车上,蓝色一面写着现有绿皮火车的参数,红色一面写着课本上老师额外讲述的新干线火车的参数。

尽管苏建国上课的时候,认真的听见做笔记,可老师讲述的新干线的参数并不是很多。

苏建国转了一下铅笔,他知道,此时的他需要找到更多的资料。

为了找到新干线更多的资料,苏建国拿起桌上生硬的馒头咬在嘴里,将铅笔和画纸放在斜背布包里,快速的朝着学校的图书馆而去。

这杭州铁路技校的图书馆有三层,第一层是社科类,第二层是文学艺术类,第三层则是理工类。

尽管他的学校是一所技校,但是校长还是希望增加学生在文学艺术上的知识和感触。

来到三楼,苏建国向图书管理员出示学生借书证,因着苏建国常常来这里读书,又会跟管理图书的老徐谈谈书里的心得,这一来二去的,老徐跟苏建国成了忘年之交。

“小苏,你又来借书啊?”老徐拿着一个鸡毛毯子,一边扫着书上的灰尘,一边笑着看向苏建国。

“老徐哥,我来找一个参考书,您看看,咱们哪本杂志或者参考书上有。”苏建国说着将布包里面的图纸递给老徐。

“这是新干线?”老徐是一个火车迷,他一眼就看出了火车的门道。

“是的,是新干线。”苏建国点头。

“这火车当年邓小平同志曾坐过,当时新华社和人民日报都刊登过,不过详细的记载似乎在《光明日报》这份杂志上。”老徐放下鸡毛毯子,“不过那是1978年的老书了,你现在要找到挺难的。”

“要找到挺难的?”苏建国当下明白,学校的图书书馆并没有他需要的参考书。

“这种老杂志,咱们学校即便是有,估计也会因着年代太久而缺文少页。但是杂志社肯定会归档……最好的办法就是去杂志社调档……但……这调档可不是你一个学生能办到的。”老徐笑呵呵的说道。

“那怎样才能呢?”苏建国很期待的问着,他只想知道新干线更相信的信息,这也许就是少年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

毕竟为了一个想法,倾尽全力,便是少年人特有的模样,而十八岁的苏建国也不例外。

“得要介绍信,学校给开的介绍信。小苏啊,这件事恐怕不简单,校长不太可能为了让你去读那份旧杂志,而开介绍信给你。”老徐拍了拍苏建国的肩膀。

苏建国却不死心,他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