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回到杭州的第二天,便给科技部的老领导的秘书打了个电话,秘书安排时间之后,张宇与老领导才通了电话。
“老领导,您好呀。”
“小张啊?听小王说,你有事要跟我说?”
“是的,老领导,我这边有件事需要您的指导呀。”
张宇的这个老领导是科技部的骨干干部,是张宇的恩师,也是张宇生命中的贵人。
“嗨,什么指导不指导的,什么事,说说看。”
张宇听到恩师这边说,便直截了当的说出自己这通电话的目的,“是这样的,老领导,我刚从上海铁路局回来,得知上海铁路局在响应组织号召,为培育青年人而制作落地方案。这个方案中有给对方是关于咱科技部万方数据库内的文献对青年人开放的。您看,这件事是否可行?”
“万方数据库向青年人开放?”
“是的,老领导,是给正在攻读专业技术的在校大学生、技校生提供文献帮助的。”张宇再次解释了一次。
“嗯,这是个好事啊,小张,你是怎么想的呢?”
“老领导,我是这样想的,给在校大学生、技校生提供的帮助,是通过大学建立微机室,通过网络下载来获得文献知识。对于在职青年人,通过当地图书馆的微机室进行有偿论文下载打印,来实现文献获得。您看是否,可行呢?”张宇询问着科技部的老领导。
“小张想的很全面嘛。这是个好事,只是短时间怕是完成不了,你们打算什么时候正式运行?”
张宇听出老领导对这件事上了心,立马跟上思路,“我们打算下半年,伴随着教育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合办的中国知网,一起推荐给当代的年轻人。”
“中国知网……小张倒是很会抓住时机嘛。那你一会还要给老黄打电话了?”
“老领导,您是我的恩师,我才想请教您,我该如何跟黄老师聊呢?”张宇将话语权交给了自己的老领导。
“这是有利于年轻人的好事,老黄肯定是支持的。不过,他们的论文跟万方数据库的论文是不一样的,你得做好两种论文下载的区分,分清伯仲就行了。”
“老领导说的是,我最近在沟通铁路部的张泓和赵城,他们那边的孩子都是理工科的孩子,大多偏重于成熟的科技技术,怕是访问万方数据库的数量会增多。但,有新颖观点的论文,怕是也要去借鉴中国知网了。我会将这两类数据的侧重点给年轻人讲清楚的。”
张宇的话成功让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