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试行科技类数据库(第1页)

寒冬腊月,说来就来,大雪纷飞,银装素裹。

张宇拿着公文包,推开上海铁路局旁边火锅店的大门,走入包间,恰好看到张泓和赵城很没形象的吃着火锅。

这俩人,一个是设计师眼中的好领导,一身正装,儒雅正气。

一个是工程师眼中的好师傅,一身本事,敦厚老练。

可是私底下,关上门的时候,就跟两个老顽童似的,凑在一起,你争我夺的抢着涮羊肉。

门嘎吱移开,两人齐齐看向张宇,赵城咽下嘴里的羊肉,“哟,来了?来坐下吃吧,刚熟。”

“你让人家怎么吃?你吃的最多。”张泓撇了撇嘴,一脸戏谑。

“不是给老张舀出来了一些羊肉和青菜嘛,跟你似的,就知道吃。我可是比你好上几分。”赵城一副得意的模样。

“你比我好在哪里了?不就是比我吃得多吗?”

“嘿,老小子,你吃的就比我少了?”

“怎样?想比试比试?”张泓挑衅的看着赵城。

“来呀,我吃的可比你快多了。”赵城当仁不让的说着。

“行了行了。你俩就跟老小孩似的,还有完没完。先看看这个吧。”张宇从公文包里拿出文件递给张泓和赵城。

张泓和赵城互看一眼,取来纸巾擦了擦手,仔细的阅读文件。

“老张,组织要将人才培育计划,深耕细作?”张泓看出来文件的门道,抬起头看向张宇。

“是的,科技部、教育部、铁路部的同事对于咱们协助试运营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比较满意,希望咱们能给更多的年轻人带来文献的支持和帮助。只是如何做,还需要咱们商量一下。”张宇看向赵城,等待这个接触学生最多的老工程师说说计划。

“看这份文件,像是让咱们开办一个学术会议,定期给慕名而来的学生或者在职工作者提供在职教育。只是这样的协会需要注册,不是咱们能够决定的,但是建议可以写到方案里,让北京市的同事们组织安排。”赵城诉说着自己的理解。

“其次,我们目前只能给预定铁路部杂志的单位提供在线下载论文和纸质论文汇编的支持,确实还达不到给更多青年人提供帮助的覆盖面。如果要扩大这个覆盖面,怕是要再做另外一种安排了。”赵城看向张宇。

“是什么样的安排?”张宇很想知道赵城这个智多星的想法。

“你看哈,现在的这个组织安排里面,包括了协会引导更多在职青年向学,也包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